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形势下我县劳动保障监察现状、形势及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3-20浏览:2857下载224次收藏

新形势下我县劳动保障监察现状、形势及对策
  
   劳动保障监察是国家行政执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法》赋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民政府监督和依法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依法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基本情况

xx县劳动监察中队成立于1998年7月,当时的人员编制为2名;2011年6月,经县编办同意,从县人社局社会保险资金管理中心调整编制2名,新增编制2名,人员编制增加至6名。现有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6名,其中: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4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2名。全县共有用人单位71户、职工3014人,其中:国有企业7户、职工总数386人;非公有制企业64户、职工总数2628人。

二、劳动关系方面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用人单位不断产生,形成了市场主体多元化、用工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现象呈上升趋势,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严重隐患,并制约了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造成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衰退,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县经济发展同样受到影响。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中,县内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造成客观上不断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从我县2009年至2011年三年来查处的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和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情况分析一下,可以看出我县劳动保障监察现状严重,侵权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年间,我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708户(次),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6起,涉及务工人员258名,追讨用人单位拖欠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共计40.8万元,查处违法案件和追讨拖欠工资的工作量成倍上升。

截止今年十月份,全县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3.6%,已经超额完成市上下达91%的目标管理责任指标。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均体现了公正、平等的要求,制定的工资分配制度基本健全,能体现同工同酬的原则,但工资正常调整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情况。xx县目前只设立了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没有成立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没有设立劳动保障监察股;全县各乡镇(社区)也未设立相应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二)劳动保障监察队伍配备和人员素质情况。截止2012年10月,县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人员编制为事业编制6名,有4名在专职监察岗位上工作。在专职监察员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4名,其中有1名是近期调到专职监察岗位的,尚未取得《劳动保障监察证》和《行政执法证》。

(三)劳动保障监察业务经费及设备配备情况。县级财政没有安排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经费,没有配备录音、摄像等其他办案设备,仅有1部照相机才是今年4月份配备的。2011年5月份省人社厅统一配备了劳动保障监察专用车1辆;单位目前有1台计算机联网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

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存在问题

我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工作任务与人员编制不匹配,人员紧张的矛盾仍比较突出。一是工作面广。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几乎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劳动保障监察的对象与范围不断扩大,原有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只能针对国有企业和中心城镇,对边远山区的矿山企业和乡镇企业往往鞭长莫及,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还没有纳入到劳动保障监察的日常监管范围,形成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盲区,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工作涉及范围宽。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形势下我县劳动保障监察现状、形势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