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心得体会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心得体会
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大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李克强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讲述了个人心得: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细细品读“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九个字,笔者读出了李克强总理做人正值、做事公道,心系百姓、情系天下,克己奉公、利国利民的伟大情怀。而这九个字更彰显了李克强总理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为民”的情怀和思想精华。
“行大道”,彰显了李克强总理胸怀天下的情怀。所谓“道”,是指事物的本源、本体、本质,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趋势和方向,还有公理、公道、公正之义。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的阐释,核心价值就是要胸怀天下,感念苍生,“行大道而天下为公”。古代士人精神和品格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一是一心向道的学术追求和政治理想;二是心忧天下的博大心胸和责任意识;三是高洁自省的人格操守和道德自觉。归结到一点,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念念不忘拯世济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是古代士人的身份标签,也就是把个人志向、价值追求放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来实现。从李克强总理的成长和从政历程来看,无不饱含着他根自基层、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文革”期间,安徽凤阳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1974年3月,李克强到该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白天下田劳作,夜晚挑灯夜读,他在那里深深了解了什么是贫困和饥饿,其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才干,深得乡亲们的拥戴,不久便担任了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以至多年后,那里的老乡们还念念不忘他,称赞他“要求别人做的自己总是先做。很善良,当大队书记,从不整人,不欺负人”。
“民为本”,彰显了李克强总理心系百姓的情怀。李克强总理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当过大队书记,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积累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担任国务院领导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心得体会
本文2013-03-18 13:00:20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319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