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赴浙江学习考察香菇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栏目:自查报告发布:2013-03-13浏览:2203下载147次收藏

关于赴浙江学习考察香菇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香菇产业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加快推进我县香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由李苏同志任团长,李春、赵丽帆二同志任副团长,县政府办、县委政策研究室、县科技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考察团,于2012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赴浙江,重点学习考察了xx县香菇产业发展、市场营销、政策扶持以及低质林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情况。通过学习考察,考察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迪。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情况

  (一)xx县基本情况。xx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总面积1898平方千米。土地面积18980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67796.3公顷、农业耕地10680公顷、溪流水域2733.2公顷。全县辖3个街道5镇12乡,345个行政村,8个社区。户籍人口为204956人。2011年,生产总值37.8亿元,农业总产值9.2亿元,财政总收入3.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0164元和7143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5.1:46.1:38.8。xx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享有“中国香菇城”“中国香菇之乡”等美誉。以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历史悠久,产业链长,从业人员众多,群众认可度高,受益面广,影响力大,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意义、地位和作用,是当地的一项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惠民产业、绿色朝阳产业、科技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栽培模式标准化。全县食用菌生产量常年稳定在1.5亿袋左右,其中:香菇1亿袋、灰树花0.2亿袋、黑木耳0.2亿袋、其它珍稀菌0.1亿袋。30万袋以上的基地(村)有84个,2万袋以上的规模种植户达1000多户。菌棒工厂化生产厂38个,初步构建成了菌棒工厂化生产全县覆盖,生产能力达4000万袋,占全县生产量的30%。2.种植结构多元化。加快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提升香菇等木腐菌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珍稀菌和草腐菌,实现了从香菇一菇独秀向以香菇为主,灰树花、黑木耳(姬松茸、灵芝、金顶菇、草菇、银耳)等其他食用菌为辅的百菌齐放局面转变。全县共引进、开发食用菌系列品种20多个。3.龙头企业集群化。全县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企业有200多家,规模企业20多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全县约7万人从事食用菌及相关行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4%。共有出口食用菌生产加工营销企业9家,出口备案基地23个,总面积达1000亩,2011年,全县食用菌出口创汇1633万美元。4.产业发展效益化。2011年,全县食用菌行业总产值达20多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1%,品牌价值上升为44.01亿元,位居全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8位,是浙江农产品区域品牌中唯一跻身10强农产品,列中国食用菌类品牌第一位。

  (三)主要扶持政策。一是于2005年出台了《xx香菇生产“114”计划》,通过3至5年努力,在全县建立100个核心示范基地,培育1000户年生产量在2万袋以上的规模生产户,实现年产4000吨标准化生产菇品。二是于2007年出台了《xx香菇“411”工程》,通过建立香菇产业战略地位领导制度,达到菇农安全生产培训率百分之百,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百分之百,企业自查自检率百分之百,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百分之百。三是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推进食用菌产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意见》,从质量提高、生态协调、结构调整、园区建设、生产研发等五个方面,重新对xx食用菌产业制定了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对各部门下达了工作任务。四是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食用菌产业的十大创新发展,并确定了县政府每年安排食用菌专项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五是于2012年初出台了《食用菌菌棒工厂化生产扶持政策》,安排扶持资金550万元,每个菌棒厂补助14.5万元,用于生产机械购置。

  (四)食用菌产业与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情况。坚持以“集聚集约、控量提质、转型升级”为发展方向,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一是加强资源的培育。大力培育发展生态公益林、菇木林、用材林、笋竹两用林等,采取“封、改、造、管”相结合措施,出台了20万亩菇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和操作方法。目前,xx森林覆盖率达到86%,全县森林蓄积量达846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每年净增23万立方米。二是限制生产规模。香菇生产规模做到与资源总量相适应,与市场规模相适应,近年来产量控制在1亿袋,比1996年的1.6亿袋减少近40%。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改变食用菌生产“吃荤”局面,以草代木制菇、废菌棒的综合利用等,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并相继开发出杏鲍菇、蘑菇、草菇、姬松茸等几十个品种,且特色珍稀品种比例不断提高,从而减轻资源压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主要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经考察团认真归纳、分析、总结,得到如下启示:

  (一)适度规模、保护生态是前提。香菇产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杂栎木资源,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必须统筹考虑林木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庆元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特别是近年来,一方面,稳定规模,控制总量,转型升级,讲求质量,降低食用菌用材需量;一方面,利用当地气候适宜、降雨充沛等条件,大兴全民植树造林,大力培育生长周期短、开发利用高的适宜木材,实现了食用菌用材消耗量长大于消,形成了食用菌产量大、生态环境优的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规范生产、提升质量是根本。标准化生产关乎产品的质量,而质量问题是产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xx县于2002年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制定了《香菇系列标准实施规范》,提出遵循“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实施”的思路,建立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基地及覆盖全县的菌棒工厂化生产厂,并推广“两头集中、中间分散”(即:菌棒集中生产,后由农户分散领养式管理,生产出的香菇再集中销售)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了一个完整安全高效的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降低了风险,保证了质量,提高了产值,有效调动了农民发展的积极性。

  (三)培育龙头、搞活流通是关键。培植发展一个产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是关键。xx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大、市场大、产值高,核心在于龙头企业实力强劲、阵容庞大、集群发展。据当地介绍,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30余家,2000—5000万元4家,5000万元—1亿元4家,1亿元以上2家。这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赴浙江学习考察香菇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