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学创建市巾帼示范岗主要事迹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3-02-24浏览:2279下载128次收藏

中学创建市巾帼示范岗主要事迹


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通过各级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经过全体明港人的共同努力,自05年跻身省三级重点中学以来,学校先后被取得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队(05年3月)、区巾帼示范岗(05年10月)、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05年11月)、区首批示范心理咨询室(08年12月)、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09年1月)等荣誉,其中“巾帼示范岗”成员工作突出、成效显著,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创建“巾帼示范岗”以来,明港中学继续弘扬“自信、自强、博学、博爱”精神,以“理念先进、管理科学、特色鲜明、质量一流”为目标,坚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倡导“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的教育理念,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落实“内涵促发展,特色铸品牌”理念,着力构建和谐校园,注重以教师和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本,使跨入明港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业成绩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为满足北仑区域快速增长的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北仑区域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人格塑造人格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是我们的德育理念。明港中学对教师,特别是“巾帼示范岗”成员的总体要求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理念先进、勇于创新”,我们将师德高尚放在最显要的位置。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老师的一言一行也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学校注重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培训,在广大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和落实,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活动,努力使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学校实行全员德育,针对生源不理想和学生缺乏信心的实际状况,在学习外地“德育导师制”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给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在高中生活阶段全程全方位给学生以“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自2005年3月在五个班级试点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2005年9月在全校铺开。导师对受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业指导、生活辅导、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学生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导师制推出4年来,全校140名教师作为导师先后指导受导学生5000多名,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规范乃至班风、校风得到很大改观,已在区内外打响品牌。

明港中学的学生成长导师制改变了过去单纯进行学习辅导的模式,也打破了单纯给差生或学困生配备指导教师的模式,受导学生面广,既有学困生,也有心理偏差学生,既有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也有相对表现较差的所谓“后进生”。该项制度对导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尤其是自身的人格魅力要求较高,学校在导师的选择配备上尤其关注导师相对于受导学生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注重将“亲师信道”效应最大化。许多导师与受导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不少学生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后,仍然与导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成长导师制还大大提高了明港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和德育工作能力,迅速提升了全体教职工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由于成长导师制实行双向选择,由学生填报受导意愿,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总是学生争相选择的对象,全体教师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学生的压力,每个人都必须时时注重自身修养,必须在教育中、在教学中,在社会活动中、甚至在个人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都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和高尚人格,否则将在成长导师制双向选择中处于尴尬境地。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的倒逼机制使教师自我人格修炼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人人德育,德育人人的良好局面在明港已经形成,“以人格塑造人格”,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正在成为现实。

目前学校学生处已将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理论思考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定期召开的导师座谈会、受导学生座谈会,以及个案研究为理论总结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明港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案例汇编》已结集印行。

明港中学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所取得的成效也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在北仑区域内乃至全大市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柔石中学、泰河中学、北仑职高、柴桥中学、奉化市教育局等多所学校或教育部门先后到我校学习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经验。2007年8月,我校负责此项工作的学生处负责人还应邀在全区德育工作会议上向全区各学校做经验介绍。北区新区时刊、北仑新闻网、北仑之窗、北仑教科网、宁波教科网等媒体先后专题报道了我校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

学生的人格塑造离不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明港特别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并注重建立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拟定了一系列德育工作规章制度,不断予以完善并汇编成《明港中学学生手册》,《手册》内容包括明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开学后第一周组织学生进行《明港中学学生手册》考试,通过学习让广大学生了解明港中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三年的高中生活。在此基础上,学校本着及时挽回违纪学生、避免造成更加恶劣影响的原则,又于2006年12月推出了“违纪学生提前介入制度”,改事后被动处罚为事前主动介入,定期开展集体谈话和个别约谈工作,定期、及时了解违纪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尽快改正缺点。实施以来,受学校处分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50%左右。学校还于2009年3月颁布了《明港中学学生操行分实施细则》,将学生操行表现以量化积分的方式予以考核,维护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创建了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还必须坚持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在德育工作中,我校坚持利用传统德育渠道,并将各项活动系列化,让每一项活动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了过去德育教育主观随意、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的弊端。我们将德育系列活动归结为四个主题,每个主题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对学生进行“三自”(自信、自强、自理)、“三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重大节庆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成人宣誓、入团宣誓仪式,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之情;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宣讲革命事迹,每年举行校艺术节纪念“12·9”运动,激发学生确立远大志向,培育理想信念;组织学生去洋沙山烧烤,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培养其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组织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交通、参加“节能宣传”志愿者行动以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学校与驻北仑海军92214部队结成军民共建单位,对新生进行为期7—10天的军训,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纪律观念;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资格证的培训工作,开设“师生心灵交流室”,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减轻学生精神负担。

“百名教师走千家”活动是明港实践“以心灵赢得心灵”教育理念的又一项重要活动。每学期结束,全校教师走访全体学生家庭,全员家访。我们用老师的辛劳、学校的诚恳来表达明港对每一位学子的关注和关爱。家访过程中,我们还把温暖送到每一个困难学生家庭,近六年来,学校及全体师生共捐款十多万元扶危济困,有近百多名贫困生或遇到急难的学生受惠,学校通过减免学费、定期补助、家访送温暖、实时慰问等途径帮助贫困学生累计金额已逾百万。此外,学校设立奖学金制度,每学年有超过20万元奖学金发放到优秀明港学子手中。

师德的培养、教师人格的塑造、学校校格的养成还离不开制度建设。明港办学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一直重视制度建设,新的领班子更是反复强调 “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学校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学校决策科学、程序民主、约束机制有效、运作规范、遵纪守法。通过教师代表大会学校先后通过了《教师聘任及人事调配办法》、《年度考核程序》、《民主评议干部实施办法》、《校务公开基本程序》、《校务公开监督制度》、《教师戒免条例》、《学校基建与维修管理办法》、《学校大宗物品采购管理规定》、《明港中学教师半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和《明港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化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作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办法,对学校和教职工的一系列事项进行了规范。学生发展评价制度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初步确立。通过校务公开栏、校园网等形式学校及时公开校务。教师、学生和家长及民主党派通过教师代表大会、学生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参与学校决策并行使监督。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领导和老师的行为有了刚性的准则。

06年7月明港中学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06年9月明港中学被北仑区委、区政府命名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08年12月被评为区首批示范心理咨询室、09年1月被评为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二、以智慧启迪智慧

智慧要靠智慧来启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老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需要学校需要教师有大智慧。

我校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倡导大家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我们努力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营造互帮互学的学术交流氛围,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组织;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开发教师的潜能,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保障。

自2007年以来,学校在设置常规教育管理处室的基础上,于实践中探索出了“年级组管理模式”。将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心从各个部门下移到年级组,使年级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负责部门,在校长的统筹安排下,年级组委员会开展对各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工作。由年级组长,教师代表,学校的德育、教务部门负责人和校级领导组成的年级组委员会,本着各尽其才、群策群力、和衷共济的原则,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学校日常工作的效率,尽量消除因各部门的协调不一而产生的影响,最大程度整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最大程度扩大教学管理的辐射范围、最大程度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一度的“教研月”活动开展得富有实效。教研活动月已成为我校构建教师健康成长激励机制,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展示教师身手的平台,成为一项最具明港特色的教研活动形式。学术讲座、优质课展示、学科专业知识考试、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课件制作比赛、校内教坛新秀评比……一种浓厚的学习、教研氛围正在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正在构建。其中每年一次的学科专业知识考试对教师触动很大,所有教师下水与学生一道做高考模拟题,考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大家有了压力也有了学习进步的动力。

“明港教师讲习所”积极为教师成长提供条件,05年以来40多次邀请特级教师、名师、专家、学者、教研员和其他兄弟学校的教师来我校指导,为全体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包括特级教师、著名学者及教研员在内的数十名专家到我校讲学和调研。

针对教师队伍年轻的特点,学校立足于自主培养,出台了《明港中学青年教师培训朝阳计划》。旨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的《朝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学创建市巾帼示范岗主要事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