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后发展地区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必须只有奋力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对科技创新作出全面部署。xx作为后发展地区,经过上个世纪未国有企业改制,大部分国有工业企业被民营企业所替代。民营企业结果多年的发展,在管理模式、工业技术、产品换代等方面,随着工业高速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工业平均发展水平,很多企业产品单一,创新能力差,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低,企业生存困难,市场竞争力弱。纵观这些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仍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
一、后发展地区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为了找准后发展地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后发展地区72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只有4%的企业生产拥有自己发明专利的产品;35%的企业生产传统产品,31%生产外来引进产品,30%直接贴牌代加工。4%生产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在国际国内同行业知名度极高,皆是同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部分企业家极为重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们重视创新人才的收集和培养,都建有专门编制的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每年都有2-3个新的发明专利和3-5个实用新型专利推出。在与企业家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即有很大的抱负誓做第一,又有敏感的危机意识不断的通过科技创新去保持自己领先同行的地位。他们都深刻意识到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首要前提,并付之于坚定不移的行动中。结果是创造了自己品牌,占领市场,影响市场,很快在几年间完成了跨越式壮大发展。另外96%的没有生产拥有自己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在与企业家的交谈中,感觉到相当一批企业家还是认识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他们创业的初衷仍是与盈利赚钱自足为目的,尽管这种想法在企业初始发展期为积累资金是于情于理可以认可,但相当一批企业在完成初始资金积累后,企业家并没有采取抓住时机,积极拓展谋求发展的态度,而是仅看眼前利益,满足现状,不敢或推迟科技创新的步伐,企业过分的强调了科技创新投入的人力、资金、市场开发的风险,不了解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不了解市场未来的变化,不善于借助国家对科技创新支持力量去帮助企业进行跨越式发展,结果始终停留在被动落后市场一步的境地,很多年来挣扎在市场竞争边缘。总结起来,就是明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走出这一步。
(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后发展地区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0.76%,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仅为38.7%,设立研发机构的仅为23.7%。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直接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外技术依存度比列提高;大量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企业家们在市场竞争中深深体会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树立了科技创新决心,却很难突破科技创新的现实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其企业家本身就是主要的专利发明者或设计者,对本行业技术难点和最新发展都有相当能力的认知,加之创办企业后,对市场需求和同行技术水平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自然就会因求生存求发展而产生出许多本能的创新思维和设想,但往往苦于本身精力、资金、设备、人才等条件所限,屡屡放弃创新计划。没有条件去专门建设一支自己的产品科研开发队伍的,很难吸引并留住专业科研人员。使企业总在艰难的边缘前行。很多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资源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较大,获取的回报较低
( 三)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不畅
后发展地区的企业资金短缺较为严重,融资难,并且很多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虽然国家、各级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给予优惠政策、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但是每年的年初项目上报上去后,得到的项目资金少之又少,加上有些项目还需要地方银行给与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2013-02-18 14:13:1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