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2013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2013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第19次常委会、市第三届人民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精神,分析食品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食品安全工作。刚才,市教育局通报了2012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检查情况,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市食药监局对2013年开展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市食安办通报了2012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专项督查情况,对下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都完全同意,请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求实奋进,2012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当成最大的民生工程,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富民强市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市、县区调整充实了由政府分管常务工作的领导任主任,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签定《昭通市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修定了《昭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职责》、《昭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昭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制度,食品安全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镇雄县、鲁甸县率先将食安办调整设置到县人民政府,有效推进了工作开展。
(二)突出重点,抓实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按照省政府关于专项整治年行动的安排部署,2012年重点开展了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用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重点场所食品安全、农兽药残留、畜禽屠宰、调味品、餐具及食品包装材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八个专项整治行动和鲜肉及肉制品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795人次,检查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636户次,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餐饮服务单位、屠宰场、种养殖户等共计4293户次,查处5家滥用食品添加剂单位,没收非法添加剂20公斤,罚款1.084万元,查扣销毁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314.1公斤,查获不合格农资2199公斤,案值1.601万元,取缔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小型摊点57家。公安机关在开展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中,连续捣毁3个病死猪加工、储存窝点,现场查获近13吨病死猪加工的猪肉冷品、猪油等猪肉食品。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各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不断扩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市场巡查、执法抽检的频次和范围,深入排查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安全隐患,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依法限期进行整改和处罚。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实现执法、司法信息互通互联,防止有案不移、以罚代刑。制定了《昭通市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前完成国家和省级方案要求的全部10类928份样品的采样监测任务。完成对8种食品添加剂、10个地方标准的跟踪评价工作,开展4项国家标准的跟踪评价工作。
三是有序做好应急处置。根据《昭通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响应原则,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2012年,我市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12起。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级别,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部和各工作组,指导事发县区做好事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长期性。制定专项整治和不同时期的宣传方案,采取报刊、广播、电视、召开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鉴别有毒野生菌、误食有毒野生菌症状和应急处置措施等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扩大了食品安全的宣传覆盖面,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三)加大力度,强化督查
出台了2012年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专项整治行动的专门考核办法,细化监管部门职责,明确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限和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和评估。工作中,多次组织检查组深入基层,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食品加工和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查验,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并定期复查;对各县区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12年,我们艰难地应对了各种严峻考验,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食品安全一线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全市的食品生产企业整体呈现“小、散、差”的状况,小作坊还占有相当比例,食品生产安全隐患多;二是农资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低,2012年全市累计抽取兽药207批次,合格率75.3%;抽检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预混料71批次,合格率76.1%;三是食品监管人员编制不足,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在乡镇没有监管机构,给强化农村食品监管带来极大的困难;四是市直监管部门虽有食品检验机构,但检测的品种和项目有限,县区食品检测机构均没有通过认证,难以为食品安全整顿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检验检测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五是工作经费短缺,由于食品抽检实行付费抽检,没有专门的检验经费,给食品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六是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调整至卫生部门后,市县两级都无公务员编制,无法满足综合协调机构对人员、编制的需要;七是学校食堂监管难,由于涉及学生人数庞大、农村学校食堂条件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低等,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八是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宣传覆盖率低,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二、精心谋划,推进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要以邓小平理
市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第19次常委会、市第三届人民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精神,分析食品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食品安全工作。刚才,市教育局通报了2012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检查情况,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市食药监局对2013年开展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市食安办通报了2012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专项督查情况,对下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都完全同意,请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求实奋进,2012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当成最大的民生工程,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富民强市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市、县区调整充实了由政府分管常务工作的领导任主任,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签定《昭通市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修定了《昭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职责》、《昭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昭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制度,食品安全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镇雄县、鲁甸县率先将食安办调整设置到县人民政府,有效推进了工作开展。
(二)突出重点,抓实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按照省政府关于专项整治年行动的安排部署,2012年重点开展了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用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重点场所食品安全、农兽药残留、畜禽屠宰、调味品、餐具及食品包装材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八个专项整治行动和鲜肉及肉制品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795人次,检查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636户次,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餐饮服务单位、屠宰场、种养殖户等共计4293户次,查处5家滥用食品添加剂单位,没收非法添加剂20公斤,罚款1.084万元,查扣销毁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314.1公斤,查获不合格农资2199公斤,案值1.601万元,取缔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小型摊点57家。公安机关在开展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中,连续捣毁3个病死猪加工、储存窝点,现场查获近13吨病死猪加工的猪肉冷品、猪油等猪肉食品。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各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不断扩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市场巡查、执法抽检的频次和范围,深入排查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安全隐患,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依法限期进行整改和处罚。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实现执法、司法信息互通互联,防止有案不移、以罚代刑。制定了《昭通市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前完成国家和省级方案要求的全部10类928份样品的采样监测任务。完成对8种食品添加剂、10个地方标准的跟踪评价工作,开展4项国家标准的跟踪评价工作。
三是有序做好应急处置。根据《昭通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响应原则,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2012年,我市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12起。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级别,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部和各工作组,指导事发县区做好事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长期性。制定专项整治和不同时期的宣传方案,采取报刊、广播、电视、召开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鉴别有毒野生菌、误食有毒野生菌症状和应急处置措施等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扩大了食品安全的宣传覆盖面,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三)加大力度,强化督查
出台了2012年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专项整治行动的专门考核办法,细化监管部门职责,明确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限和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和评估。工作中,多次组织检查组深入基层,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食品加工和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查验,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并定期复查;对各县区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12年,我们艰难地应对了各种严峻考验,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食品安全一线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全市的食品生产企业整体呈现“小、散、差”的状况,小作坊还占有相当比例,食品生产安全隐患多;二是农资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低,2012年全市累计抽取兽药207批次,合格率75.3%;抽检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预混料71批次,合格率76.1%;三是食品监管人员编制不足,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在乡镇没有监管机构,给强化农村食品监管带来极大的困难;四是市直监管部门虽有食品检验机构,但检测的品种和项目有限,县区食品检测机构均没有通过认证,难以为食品安全整顿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检验检测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五是工作经费短缺,由于食品抽检实行付费抽检,没有专门的检验经费,给食品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六是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调整至卫生部门后,市县两级都无公务员编制,无法满足综合协调机构对人员、编制的需要;七是学校食堂监管难,由于涉及学生人数庞大、农村学校食堂条件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低等,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八是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宣传覆盖率低,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二、精心谋划,推进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要以邓小平理
副市长在2013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本文2013-02-15 10:36:27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141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