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技术人员管理 推进交通工程诚信建设
强化技术人员管理 推进交通工程诚信建设
本文主要围绕xx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在“大投入、大建设、大推进、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时期,结合2012年交通工程建设现状,作为参建单位负责人,如何强化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保证工程管理规范,推进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并提出有关建议。
一、xx交通“十二五”规划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交通运输行业是一项先导性基础产业、服务行业,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先行军。2011年10月,经市政府正式批准印发的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目标为:投资近160亿元,实施“内畅外达保障工程” 、“运输服务提升工程”、“待业管理规范工程”等三大工程,确立了“十二五”期间,xx交通仍是“大投入、大建设、大推进、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时期,实现“通江达海”战略目标。需新改建干线公路299公里,大中修县道120公里,新改建桥梁210座,任务非常艰巨,同时责任非常重大。2012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市投资15亿元,实施“四大”工程,其中干线公路建设里程达106公里。据统计,共有施工、监理、检测等标段62个。按每个标段6—8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初算,需工程技术管理人员372—496名。
二、交通工程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是由若干个信用好的承建单位共同努力完成。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承建单位立足于社会、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单位诚信建设的基础环节。一个承建单位的诚信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单位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信用理念,单位负责人的信用度。具体到某一项目、某一标段、某一工序,则体现在承建单位能否按投标文件的承诺,投入规定的人员、机械、材料,如何强化工程现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优良、安全可控、廉洁高效。
2011年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指导意见的通知》,对从业单位的信用意识,褒奖诚信、惩戒失信,提出明确的要求。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政府投资项目从业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市纪委、监察局等分别出台了禁止借资质或挂靠经营的有关通知。泰州市交通运输局纪委多次召开标后监管现场会。充分证明加强工程诚信体系,对保证工程顺利优质建成尤为重要。
三、2012年交通工程建设现状
从2011年度、2012年度已完成的6期信用履约考核结果分析,部分施工从考核优逐步降为良、甚至中;部分监理企业考核得分由90分逐步降为75分左右。主要考核因素为人员管理混乱,调动随意性强。分析主要原因是:一是随着部分项目开工后,部分施工、监理单位明显存在技术人员缺乏、现场管理不到位、管理水平低下、工程进展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当前招投标系统与建设管理系统未并网,造成一人多岗,同时在多个项目人员考核不在岗;或者在人员变更时,以次充好、以廉充优,严重影响项目整个管理目标。二是企业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大,忽视工程管理人员的填充与培训;重在效益的追求,轻在质量的提高。三是以包代管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对项目经理部考核不严格,项目经理入门要求
强化技术人员管理 推进交通工程诚信建设
本文2013-02-02 00:43:0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