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1-31浏览:2171下载167次收藏

近年来,城乡经济接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城市的生产主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他们中绝大部分从事脏、苦、累、险等工作,其文化程度低,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自我保护能力弱,往往成为各类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和主要受害者,有资料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因事故死亡的人数,占各类生产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以上。如何加大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安全培训教育和监管力度。将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一线工地上,无疑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全社会都要共同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怀着对外来务工人员安全问题的特别关注,区政协委员在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就此递交了提案,近期区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委员到南山工业园区的鸿佳鞋业、万控电气等企业就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外来务工人员队伍的基本特征  

从调查的企业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70%-80%左右。他们绝大部分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也有一批素质相对较高的已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  

就我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队伍看,有以下几个特征:  

1、成份结构复杂。他们主要来自安徽、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江西、新疆等不同省份,受不同的区域文化、生活习惯、人文观念影响,对事物了解、接受程度有差异。  

2、文化素质较低。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整体素质偏低,即使平时闲遐时间也以消遣为主,很少有人主动学习。  

3、职业技能较差。他们中大部分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没有经过一定的技能培训,只能在企业从事单一的、技术性不强的劳动。其思想基础、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与现代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4、人员流动性大。外来务工人员以经济收入为目的,从业的灵活性强、流动频率高;长期扎根当地落户的人不多,绝大多数人有临时观念,想在当地工作几年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回乡发展。  

二、当前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在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方面狠下功夫,从思想上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从基础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从根本上增强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也应该看到,外来务工人员地域观念强、文化素质低、适应性差、流动性大等特殊性和社会层面及一些用工单位的安全意识不到位等因素,给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带来了困扰和难度。  

1、外来工流动周期短、频率高是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因生产淡旺季所致,有的企业人员频繁进出,个别企业一个月内人员流动竞有60人之多。因此,对外来工的教育培训难以系统化和持久性,造成安全培训教育的短期行为和不适应性。  

2、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往往重使用,轻培养,甘冒事故风险也不愿在培训上花钱,没有从资金、人员、制度等方面给安全生产以有力的支撑。没有将新职工、转岗职工的安全教育制度落在实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或没有针对农民工特点设置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不能保证。  

3、安全基础设施不完善。长期以来企业安全设施基础投入不足,设备简陋。一些破损、废弃设备无检修情况下继续使用,不少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突出,有相当数量危险化学品存放安全间距不足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4、外来务工人员防范意识薄弱。即使按各种规程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一些人员仍没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