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都市农业建议书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是经济产业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生态系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城市发展到一定新历史阶段。当今,城市的“荒漠化”,使城市怀念农业的绿色田园,生物多样性的和谐,这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追求,对生存观、生活观、发展观的一种本质的升华。这是发展都市农业的根本动力,使之成为可能,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
都市农业最早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周边及其间隙地带,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我国的都市农业主要是在以前的城郊农业和所谓“菜篮子”工程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20世纪90年代都市农业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同以来,我国的都市农业已经在许多地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区域性特色,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河南省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初步形成,它将构建南部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北部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中部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和蔬菜、花卉、渔业、林果、畜牧业的“两区一城五大产业”,为郑州提供安全、鲜活的农副产品,成为郑州都市区的“菜篮子”、“奶瓶子”、“米袋子”。同时又是都市人节假日、星期天休闲、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的优美去处,将成为调节都市环境的生态“氧吧”,市民节假日“游、购、娱、吃、住、行”一体化的休闲乐园。南阳也已有了都市农业的雏形,位于卧龙区潦河镇的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占地1万亩,示范区10万亩,建成了南阳市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成为豫西南最大的植物组培中心、最大的林果花卉种苗繁育中心。位于卧龙区石桥镇的月季花卉基地,在省内外小有名气,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近年来,宛城区及各县(市)也或多或少地涌现出一些不同等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农业园区、观光农业园区或特色种、养示范区。
位于宛城区溧河乡东部的袁老家村,是一个传统果菜专业村,种桃、包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全村桃园面积已发展到2000亩,包菜面积达到1500亩。年产优质鲜桃200万公斤,蔬菜2000万公斤,全村果菜年收入600万元,占该村农民纯收入的80%以上。是河南省首批命名的无公害瓜果蔬菜基地。西洼奶牛养殖基地奶牛数量已达2000余头,日供市区鲜奶15吨以上,成为南阳市的重要鲜奶供应地之一,仅供奶和售牛犊两项年产值就达1100余万元,户均增收4万元。该基地依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农业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走以种、养、加和微生物发酵业四元结构为主的生态农业循环发展之路,形成了沼液、沼渣改良农田种牧草,牧草饲喂奶牛,牛粪发酵制沼气,沼液、沼渣还田,牛奶加工成酸奶、鲜奶和果奶的循环产业链。
位于宛城区黄台岗镇的众森林业种植合作社利用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结合某些中药材品种喜阴的生长习性,探索出了一套“林药套种”的高效合理种植模式。现已发展成为2000亩的林药
发展都市农业建议书
本文2013-01-16 19:45:15发表“可行性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961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