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的自查报告

栏目:自查报告发布:2013-01-07浏览:2739下载127次收藏

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的自查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政协常委:
行风评议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有力促进,对于我们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有效地服务我县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局对此高度重视,把行风评议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5月底以来,我们积极进行宣传发动,采取多种形式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我局行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全员行动开展自查自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扎实整改。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局行业作风得到了进一步转变,审计形象得到提升,为审计事业的纵深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 近三年行风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们把行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中心强职能,以人为本强素质,健全制度强管理,增强了干部职工“人人代表审计机关,一言一行都是审计形象”的主人翁意识,在全局基本形成了“工作赛实绩,服务赛质量,执法赛水平,廉洁赛奉献”的行业风气和工作氛围,有力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审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1、强化中心意识,机关政令畅通。我们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工作上不搪塞推诿、不敷衍应付,做到了令行禁止,保证了政令畅通。三年半来,我们先后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20多项,参与全县企业改革27家,开展群众上访专项审计5项。有力促进了企业改革的深化,维护了大局稳定。
2、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服务质量。三年半来,我们深化财政审计,加强专项资金审计,拓展行政事业审计,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强化金融投资审计,共完成审计项目92个,审计单位194个(次),查出违法违规资金11800万元,促使归还原资金渠道1009,补缴税款216万元;我们对审计结果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的建议有43条为县委、县政府及相关单位采纳,促使出台制度、文件和采取措施32项,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审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做到了有为有位,先后荣获“审计工作先进单位”、“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先进单位”、“企业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多个(次)。
3、规范审计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我们始终认真贯彻《审计法》,坚持依法审计,严格执法程序,准确引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使审计执法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来,我们做出的80余份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基本做到了事实求是、客观公正,没有出现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没有“三乱”现象。
4、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我们以“五好”为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班子成员自觉带头学习,带头遵守机关纪律和审计纪律,主动深入一线工作,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学习培训提高人,以先进典型带动人的思路,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政治、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三年半来,共开展各类学习150多课时,使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在职干部获得初级以上职称的达到7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85%;我们坚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强廉政建设,使机关没有出现重大不廉洁问题和严重背离职业道德的现象,没有信访案件。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好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5、深化文明创建,塑造审计形象。我们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机关管理,先后建立完善六大类58项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使机关大小事情都有规可依,有序进行;我们坚持“文明股室”、“文明个人”评选活动,努力塑造股室形象和个人形象,机关“文明股室”、“文明个人”均达100%;我们积极开展“抗‘非典’,献爱心”、“捐款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2001年来,我们加强对九路寨村的挂钩扶贫工作,先后投入(含争取)资金近80万元,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该村的“六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当地群众的欢迎,向社会展示了良好的审计机关形象。自1992年以来,我们已连续五届十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
二、 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
只有找准问题、认识问题,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为此,6月上旬以来,我们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狠抓“三问”搞自查。一是上门请问搞自查。我们在采取聘请行风监督员、发送征求意见函、向社会公开承诺、开通电子举报信箱、设立举报电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诚心诚意地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的同时,组织由班子成员带队的工作组,主动上门向部分被审计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二是扪心自问搞自查。我们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把行评方案上的六条标准作为自身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对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问题,反省不足,并写出了详实的自查报告;三是不耻下问搞自查。7月上旬,局党组分别召开局中层和一般干部职工会,向干部职工了解我局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征求他们对于加强行风建设的意见、建议。通过以上办法共征求到意见4条,建议17条。我们对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疏理,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重监督、轻服务的现象仍然存在,审计工作的审帮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受过去审计工作模式的影响,加之对审计发展形势的了解和探索不够,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审计就是查处、审计就是揭露,宏观意识、服务意识比较缺乏,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审计工作停留于查错纠弊,尚未开展效益审计;二是对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的调查研究不够,没有从制度、机制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的意见、建议肤浅和流于形式,审计建议采纳率勉强达到60%,有的审计项目甚至提不出一条有价值的审计建议;三是跟踪服务不够。注重了“查处”工作的落实,而忽视了对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的落实。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工作做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工作成效。
二审计工作安排不科学,被动审计得多,主动审计得少。
当前,我们基层审计机关工作多、任务重,每年各级安排的审计任务都在30项以上。再加之我们对审计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对审计项目缺乏长远规划,主要围绕省市指令性项目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重点项目进行审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突出,被动审计的多,主动审计的少。一是加强了对重点部门、单位、项目的审计,有时甚至是重复审计,而对一些非重点部门、单位、项目,以及群众希望进行审计的单位、部门、项目(如乡镇事业单位、社会中界组织、领导干部“三费”等),没有及时组织审计。这些单位、部门、项目中很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违法违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二是经济责任审计不及时,大都停留于事后监督,没有真正起到预防作用;三是注重了部门审计,忽视了行业审计,使审计工作没有全面覆盖整个行业,一些行业的违法违规问题没能得到充分揭示;四是对专项资金的监督不力,没有及时进行跟踪审计和年度审计。
三对《审计法》的宣传不够,相当一部分单位、群众不了解审计。
过去,我们认为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执法人员懂法、不违法。因此,我们重视对内强化审计人员对《审计法》的学习贯彻,而忽视了在社会上对《审计法》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使相当一部分单位、群众对审计部门的职能性质不了解,对审计部门对挤占挪用专款等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不理解。有的单位、群众甚至不知道有审计部门存在。有利于审计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四审计执法尺度适之过宽,使一些违法违规问题屡查屡犯。
一是在行使审计执法自由裁量权时,过分考虑地方经济利益和部门实际,除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的自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