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文环境加快农村发展
优化人文环境
加快农村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开放最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但在改革大潮冲刷二十多年后,我国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城市相比落下了一大截,究其原因,一个是农村的硬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不如城市,基础建设相对落后,设施、人才、技术相对稀疏,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农村的软环境也就是人文环境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广大农民的思想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仔细归纳,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人文环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这些观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恶性循环
与城市相比,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在农村许多干部群众中占有更大的市场,思想不活,思路狭窄,目光短浅,不敢想,不敢创,不敢干贻误了一次又一次战机,当机遇降临的时候,大多数人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左顾右盼,仍然是“一看二慢三通过”。
2、“等、靠、要”等落后观念
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总是企望天上掉馅饼,一下子抓个金娃娃,把自身的发展寄希望于国家的扶持,把能列为扶贫对象看作是幸事,不主动寻找机遇,抢抓机遇,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自我发展精神。
3、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
广大农民在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之后,总感到纵向地跟自己的以前比,确实是“鸟枪换炮”了,于是不思进取,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甚或“有了几个糟钱就摆阔显富,目光短浅,无意于扩大再生产,更上一层楼,小富不思源,富而不思进。
4、懒惰的生活习惯
有些贫困地区以贫为安。吃惯了救济,甘于贫穷,乐于贫穷,靠施舍过日子,填饱肚子相安无事,只要不干活,少干活,穷点没关系,把“东阴凉倒在西阴凉”拉家常当作是莫大的享受。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下大力气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促进其思想的大解放,才能更好地优化人文环境,为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树立四种意识,做好三项工作。
树立四种意识
1、树立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不竭动力。同样,一个地区经济要想发展,人民要想致富,也离不开创新,如果一味的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只能是裹足不前。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一是要敢想,要敢于谋划,敢于构筑,俗话说的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敢谋划敢想,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二步;二是要
优化人文环境加快农村发展
本文2005-08-03 09:44:00发表“写作技巧”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65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