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2-12-17浏览:2765下载254次收藏

    公安局“三年规划”已明确提出,要以理念转变、机制创新、科技应用为动力,以基础建设、软件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建设、发展模式。纵观当今世界,无疑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是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成倍翻番的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是检验一个组织有没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已被各级公安机关认可并加以推广。本人结合此次培训和工作体验,就以强化实战应用为核心强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粗浅谈几点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既是应对复杂形势的需要,也是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缓解警力不足的重要举措
  发展公安科技,实施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强化实战应用是关键。一方面,我们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把握和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服务打击防范犯罪,是公安工作的应由之义。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大,人财物流量加速,公安工作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发展公安科技、不断增强内力是公安工作走出困境、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对公安工作的未来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应对日趋严重的治安形势的需要。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不稳定因素多样化、复杂化,治安情况日趋严重。其中,各类刑事犯罪不仅案件总量大,恶性案件多,而且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的犯罪分子占有一定比例,智能化、职业化、组织化特征明显,公安机关工作的压力和任务加重,必须通过工作手段的改进来增强刑事斗争的能力。二是服务铁路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高、新、精、尖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安工作要跟上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尤其是铁路的快速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大局,主动顺应潮流,加快发展公安科技,更好地为铁路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日益富裕并已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广大群众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公安机关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公共安全服务的技术含量。三是缓解当前警力不足的需要。尽管经过一些列提升民警基础素质能力的措施提出后,公安民警的基本素质、警务技能和专业素养都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当前越来越复杂严重的工作任务相比较,警力不足的矛盾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日益凸出,不但基层实战单位警力明显不足,一线民警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就拿包头北所来所,现有警力28名,平均年龄54岁,而相对管辖一区9站和77.5公里开放线路的安全保卫工作来说,单单依靠警力显然是不够的。在当前民警数量不可能大批量增加的形势下,坚持科技强警,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必将成为缓解警力不足矛盾的要害途径。
  二、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基础数据收集是前提,全员应用是要求,服务实战是目的  

信息互联互通,集中是基础,整合是要害,共享是目的。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信息系统缺乏统一高效的治理,信息数据关联度、共享性不强,应用系统研发迟缓、实战实用性不够等制约信息资源整体利用的“瓶颈”。因此,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就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相对聚集人财物,走技术集成和系统综合的发展之路。建成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上下一体、运作规范的综合警务信息体系,着重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建设智能化综合指挥系统。要从提高实战指挥、实战应用和快速反应能力出发,建成综合智能警务平台,形成统一接处警、自动分流、综合指挥的现代警务模式。拿我们包头公安处防割盗报警系统来所,就是一个很好的科技强警的例子,通过自动报警,及时通过手机提示显示报警地点,解决接报警时间,实现了快速出警、节约警力的目标,能够高效率、小成本打击犯罪。二是建成集约化信息中心数据库。依托指挥中心平台,研发建设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一方面要疏通信息“肠梗阻”现象,突破传统模式下警种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现有分散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益;另一方面要着力开发实战业务应用系统,将社会相关信息资源统一纳入,并按层级不同分别赋予各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