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农村干部职务犯罪解析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2-12-14浏览:2705下载231次收藏

目      录  

论文摘要………………………………………………………………(2)  

一、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3)  

二、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3)  

三、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4)  

四、做好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8)  

参考文献资料………………………………………………………(10)  

[论文摘要]   

近两年来,济源市有少数农村社会不稳定,农民群众上访告状现象不断增加,主要举报农村干部以权谋私等职务犯罪问题,检察机关对农民群众举报农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行为进行了查处,在查处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原因,认真提出了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在本篇论文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2002年以来济源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二是济源市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三是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四是做好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职务犯罪:通常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  

 [正文]   

职务犯罪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通常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它的本质是以权谋私,是最为严重的腐败形式。主要表现在危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权建设、政党建设等方面,侵犯国家的管理职能,破坏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损害公众利益。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是指农村干部利用其自身的职务便利所进行的犯罪,它对于农村社会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解决和处理好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对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惩治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002年以来,济源市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不断增加,群众举报事件不断增多,由此而引发的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呈增长趋势。以2003年为例,全市农民群众举报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件线索达14件。其中轵城5件、克井2件、梨林2件、下冶2件、五龙口2件、双桥办事处1件。市检察院反贪局对农民群众举报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进行了侦查,在初查和立案侦查工作中,办案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  

2002年以来市检察院共查处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7起8人,其中,2002年查处2起,2003年查处4起,2004年上半年查处1起。涉及到5个乡镇、办事处,分别是轵城2起、承留镇1起、大峪乡1起、克井镇2起、天坛办事处1起,涉及的人员有村党支部书记4人,村委会主任、副主任3人,村会计1人。在这些村干部中,犯贪污罪的有6人,犯挪用公款罪的有2人,贪污的赃款共计人民币20.9万元,挪用的公款共计14万元。由于这些人员的职务犯罪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引起了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造成了7个村60余人次的上访告状,致使所在的村长期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根据反贪局查处的7起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情况看,市农村干部职务犯罪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在全市数百个行政村中,村干部职务犯罪率高的村是移民村,2002年以来查处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7起案件全部涉及移民村。  

第二,从职务犯罪所涉及的公款来源上看,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全是移民补偿款,也就是说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国家给搬迁的群众补助了一部分款项,而这部分款项被村干部贪污和挪用,使部分移民应得到的补偿款没有得到或没有及时得到。  

第三,从查处的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种类上看,贪污案件有5起,挪用公款案件有2起,贪污犯罪占整个职务犯罪的70%,挪用公款犯罪占整个职务犯罪的30%。应当说当前农村干部贪污公款是整个职务犯罪的主要形式。  

第四,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是呈增长趋势。2002年反贪局查处2起村干部犯罪,2003年查处4起村干部犯罪,应当说2003年村干部职务犯罪比2002年增加了1倍。这一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科技、文化、信息、法制等落后的原因,还有个别主观思想腐朽的原因,归纳起来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和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松学习,忽视思想改造。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农村党员干部不读书、不看报,尤其是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热衷于吃吃喝喝,拉帮结派、讲哥们义气。由于不学习,放松思想改造,思想发生蜕变经受不住腐朽思想的诱惑,久而久之,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偏移,个人主义膨胀,精神支柱倾斜,政治上迷失方向,一切向“钱”看,“跟着感觉走”,最终成了腐朽思想的俘虏。也有一些村干部过度攀比,导致心里严重失衡,当看到别的农民群众富起来了,自己作为村干部还不富,心里感到极不平衡,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因此,就不顾党纪国法,铤而走险,能捞一把就捞一把,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思想基础。  

(二)村党支部书记主抓财经,一人说了算。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里的财经工作应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可是在一部分村中,财经工作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抓,独断专利,一人说了算。尽管大部分村级财政来源主要是统筹、提留款和上级政府部门下拨的扶贫、救济、移民补偿、征用土地补偿等款项。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认为只有掌握了财权,才是名符其实的“一把手”,他对“一把手”的认识是有错误的,他们认为既然他是“一把手”就应该是村里的大小事情就必须由他说了算,他不明白村党支部的领导和村民委员会的自治都是建立在集体领导的基础上,重大问题必须要集体研究决定,甚至还要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由于他们对“一把手”的职责、权利、义务上的认识错误,造成了他们独断专行、为所欲为,对村里的经费开支一人决定。例如,轵城镇新峡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某某,在该村移民过程中,未经村支两委研究同意,2000年5月,他个人擅自给村会计写一张便条,就让2万元移民补偿款借给一砖厂老板贾某某使用,事隔一年多,该村群众上访告状,2002年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结果张某某以挪用公款罪被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他自己却走上了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农村干部职务犯罪解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