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卉摄影中的几个问题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年复一年,岁月如梭,又到花开季节时。喜爱花,拍摄花的摄友很多,花卉也是最常见的拍摄题材,面对缤纷的世界,由于个人创作理念、技术水平、造型技巧的千差万别,在实际拍摄实践中会碰到许多疑问,在此列出几点有共性的问题,跟朋友们一起讨论交流。
一、背景是拍摄花卉的基础
背景是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是处于在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处理主体与背景的相互关系可揭示作者的内心世界,背景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有举足轻重之势。
虚实有度,巧用背景映主体。比如,当有数朵美丽的花儿同时展现在你的镜头前时,也不要利用大景深将起全部拿下,最好是选择一两朵为主角,而把其他的花儿虚化作背景陪衬,即主次分明、虚实得当,这样画面才更具美感。因为,通常人们的视觉习惯是由点到面的延伸,所以,这种美感不但符合我们先天的视觉习惯,也是摄影艺术唯美要素的规律之一,同时更能体现仪态美和生命活力。“模糊虚化背景的运用、二线性虚化背景的运用、高调背景的运用、暗调背景的运用”等等,目的都是突出主体,让画面简约、干净,最大的形成和谐美妙的主次融合。
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中细心选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炼准确,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因为摄影是平面的造型艺术,如果没有影调或色调上的对比和间隔,主体形象就要和背景溶成一片,丧失被视觉识别的可能性,所以有人把画面景调色调的对比,比作运载手段,有了它,画面形象才会凸出来。重视背景的选择和处理,拍摄出有品位的片子。
二、光圈使用是把“双刃剑”
光圈的控制在摄影中处于“瓶颈”的位置,虽然其操作动作简单,但这种“简单”背后蕴涵着一定的控制技术和审美素养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尤其在处理题材复杂,光线多变,的场合中。
在花卉特写、微距拍摄中一般都存在只使用“最大光圈”这样的误区,其实不然,最大光圈在虚化背景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个画面的锐度,特别是主体的表现力。应该综合考虑,如果背景简洁,在不影响虚化背景的前提下,则可以考虑适度使用小光圈,全面提升主体细节。特别是在使用专用微距镜头时,本身景深就极浅,完全可以合理使用小光圈。充分利用“自然景深”虚化背景,适度使用小光圈,才是正道。光圈使用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是关键
浅谈花卉摄影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2012-12-12 14:11:4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525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