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社科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2-12-02浏览:2526下载155次收藏

发言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 

  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正确把握党的十八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提高质量整合发展;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立场,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扶持基础学科,加强应用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切实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教育工作的主题。高校要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参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水平。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形成、检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渊源。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于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切实利益问题,不断推出理论研究、战略研究和对策研究的高质量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围绕增强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功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要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国共产党人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增强高校的文化创造活力,学习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推出更多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以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为依托,加快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任务。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加大“繁荣计划”的实施力度,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科研组织方式创新,不断消除制约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走出一条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之路。 


 
 


科学发展 勇担使命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任务,为我国高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以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北京大学,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使命自觉、创建自信、差距自省、奋斗自强”,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要在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对一些重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形成若干具有北大风格、北大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派,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要持续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切实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功能。构建若干具有重大影响、享有国际声誉的协同创新平台和专题思想库,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改变国际学术文化领域“西强我弱”格局,努力把中国理论和主张融入国际主流话语体系,逐步掌握国际学术话语主动权,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今天,高校必须积极回应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决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理论研究,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努力成为新兴产业的促进者,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学习型社会的引领者,国家决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十八大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人民大学要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进程,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理想信念为旗帜,凝聚师生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梦”的必由之路。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增强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导师生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旗帜下。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推进事业健康发展。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处理好内涵发展与规模扩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保证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人民满意为尺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的福祉。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办学的价值尺度,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立德树人为理念,培养厚重创新人才。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坚持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校社科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