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党的十八大精神,并对全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全盟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高潮。刚才,廷巴特尔同志介绍了十八大的盛况,下面,我简要传达一下大会的主要精神,并就我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讲几点初步意见。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 十八大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报告分3 个板块,共 12 个部分。第一板块包括导语和第一至第四部分,是总论。第二板块包括第五至第十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具体展开。第三板块包括第十二部分和结束语,是对党的建设作出部署,对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团结奋斗提出要求。 导语部分提出了党的十八大的主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导语对大会主题作了提纲挈领的论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从 10 个方面总结了十六大以来 5 年的工作,并分析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这 报告明确指出, 5 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 5 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 5 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 5 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5 年。实践充分证明,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并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报告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报告明确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三部分,全面论述科学发展观并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实践要求。 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报告深刻分析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呈现出 8 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 明确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要求全党同志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报告重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第四部分,论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报告提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特别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的是,在上述五个方面的新要求中,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且把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具体化为: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五至第八部分,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改革进行部署。经济建设,着重强调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同时从 8 个方面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分别作出了部署。其中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表述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政治建设,着重强调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6 个方面进行工作部署。文化建设,着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4 个方面进行工作部署。 社会建设,着重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从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席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 6 个方面进行工作部署。 第九部分,对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进行部署,强调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第十部分,讲“一国两制
在全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12-12-02 17:16:54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