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让孩子爱上历史让历史滋养人生(历史课教学)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2-12-01浏览:2516下载239次收藏

    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并且是可持续的发展。历史教育也应该为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然而历史教育的功能已经被异化,成为为考试服务的工具。教学为考试服务是教育功利化的明显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不甘寂寞的人走出清冷的书斋,成为“先富起来”的阶层。他们把教育产业化,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利益链。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教育主管部门、出版商、书商,都参与到这场瓜分盛宴中来。家长们惊呼“养个孩子太贵了”。既然付出了昂贵的“学费”,学校作为第三产业(又名服务业)就必须对学生家长有所交代。而最出色的“交代”就是让孩子考上大学。历史考试也年复一年上演着“背多分”的“辉煌”。然而,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其实是多年以后历经遗忘以后还剩下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历史教育目标仅仅定位于记忆力的培养,那么我们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些什么无法磨灭的印迹呢?  

其实,现行的命题趋势也已经告诉我们“背多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09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有一道选择题,考查了学习一个书本上表述很模糊的年代,要求学生排序。书上只告诉学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与朝鲜战争的爆发在1950年,但是具体谁先谁后并未交代。这时就运用到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因素,一定是先与苏联联盟,然后参与代表社会主义阵营利益的抗美援朝战争,而当时中国的外部政策就是一边倒,这样一来答案就明晰了。我们应该知道朝鲜战争的发生应该是美苏冷战下的局部热战。  

而历史绝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还包括分析判断力、理解运用能力,与人交流合作探讨的过程与方法。如今课程的三维目标向我们昭示了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情感态度价值化,让孩子真正能够从鲜活的历史中感悟历史,用历史滋养人生,形成一种可贵的人文情怀,构建我们公民的基本素质。  

回想我的历史学习生涯,有没有过痛苦的死记硬背的经历呢?说没有,那是自欺欺人。但岁月拂去暗尘,对历史学习的美好经历一一浮现于脑海,让人不禁会心微笑。首先历史学习能够带给人们希望与力量。每每在阳光明媚的午后,细细地梳理教材,在一张旧挂历纸的背面,整理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大事年表。每每在一堆略微发黄的图书馆藏书中,我时常抚卷沉思,少女时代的我,想象秦始皇一袭黑衣,虎视何雄哉,何其“酷”也。想象诸葛亮“羽扇巾纶”,何其飘逸潇洒也。我用稚嫩的目光从厚重的历史大门的门缝中朝里窥视,心中有化不开的英雄情结。我还爱去各类博物馆,里面丰富的馆藏让我如痴如醉,无不闪耀着古人的智慧之光。说实话,我的高中时代最喜欢的就是中国古代史,那是一幅幅辉煌的画卷。才子佳人上演悲欢离合,达官显贵谋权争斗。梦回唐朝是每个中国人的不老情结,我想那应该就是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吧。就算是学完了100多年的屈辱近代史,曲折的现代史以后,这个梦想丝毫没有泯灭,近代史中我最喜欢讲述的是抗日战争,历经八年,艰苦绝伦,同仇敌忾,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航!  

如果我们这些生活在物质前所未有、丰富时代的孩子没有了上进的动力,他们感受不到压力,而“为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让孩子爱上历史让历史滋养人生(历史课教学)

点击下载
分享:
上一篇:刍议保持党员干部纯洁性下一篇:2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