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五位一体理论研讨文章
十八大五位一体理论研讨文章
十八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描绘的美好愿景,也是中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新期待。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率领13亿中国人民奔小康的执政党,其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也随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从“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发展中不断演变,从追求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到包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更为全面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全面协调,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阶段。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点;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建设“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在此战略思想指导下,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并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总体布局。
中国共产党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由此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志,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是从新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这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科学,而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和拓展。这一系列理论和观点的提出及其实
十八大五位一体理论研讨文章
本文2012-11-24 17:07:0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199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