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2008-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2017年工作安排
民政局2008-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2017年工作安排
一、2008-2012年工作总结
200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民政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积极推进科学发展、奋力追赶跨越、落实积极的民政政策”工作要求,强化“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意识,认真履职尽责,精心谋划,扎实工作,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方面努力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和谐稳定、推动xx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城乡低保。完善低保管理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2008年,全县城市低保3648户7424人,年支出保障金666万。五年来,城市低保增加到4408户8675名,月发放保障资金152万多元,截止2012年10月已累计发放低保资金8316.6万元,其中2012年1-10月发放2136.8万元。月人均补差达到164.5元,补差标准位居全省各县市前列。五年来共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815万余元。2008年农村低保共8204户19340人。年度共发放救助资金744.94万元,年人均救助380元,救助面约占农村人口的3.2%。五年来农村低保增加到10631户20477人,其中一类低保人员1839人、二类低保人员13684人、三类低保人员4956人,保障面3. 2%,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2012年1-10月已发放低保资金2757.32万元,保证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保供养。2008年,全县农村五保对象6527人,供养标准年人均1500元。截止2012年,全县五保对象6542名,集中供养3366人,集中供养率达51.4%。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23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2000元。截止10月份已发放五保对象生活费1050万元,确保了五保对象基本生活稳定。今年以来,我们还积极推行五保档案资料管理新模式,规范五保档案管理;实行了季度考核制度,提升了敬老院管理水平。
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全县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改建农村敬老院30所,新增床位3200余张。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2008年开始,逐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出台《xx县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201o年对《实施意见》进行完善修改,出台《xx县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意见》。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范围不断扩大、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救助工作逐步规范,城乡特困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五年来,全县实施大病救助4413人次,救助资金1716万元。其中2012年共救助大病患者2704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876.9万元。
临时救助。为完善、补充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灾民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制度,2012年进一步完善了《xx县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意见》,以快捷方便、简化程序、手续的方法开展施救,截至目前,共救助困难群众4550人次,发放救助款220万多元。
(二)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
五年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动、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以救灾备灾和加强救灾资金管理使用为重点,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是积极开展救灾工作。2008年以来,受灾人口24.8万人,因灾损坏房屋9923间,倒塌居民住房3148户、6961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32.2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6.62亿元,其中农业损失31.3亿元。全县下拨救灾款3328.3万元、救灾粮311万斤、救灾衣被1.6万件(床)。二是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0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民政部门迅速行动,认真组织协调救灾捐赠工作,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457.8万余元,捐赠棉衣被6090床(件),其中棉被3690床,棉衣2400;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724486.9元,在全省县级位居前列,支援了灾区抗震救灾。三是加大宣传,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以开展5.12“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利用各种手段和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避险宣传活动,组织防灾减灾综合演练,普及防灾减灾知识。2012年,我们一是深入开展了冬春期间灾民救助工作。及时下拨105万元救灾资金、80万斤大米用于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救助。二是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借助全国“5、12”第三个防灾减灾日的有利条件,在全县有关地区组织开展了“防灾减灾进校园”、“防灾减灾进社区”、“防灾减灾上媒体”等主题活动,利用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开展形势多样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2011年,xx镇府北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12年又申报了xx镇楼东社区和临淮关镇姚湾村参评,目前正在审批中。
(三)优抚安置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一是各项抚恤优待政策落实到位。以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为着力点,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待遇,确保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医疗保障等待遇全面落实。发放各类优待抚恤资金5943.37万元。2009年出台了《xx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2010年在全县推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工作,提高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服务水平。二是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积极稳妥。高度重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积极推进安置改革,采取自谋职业和安排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并完善以政策扶持就业和培训促进就业等制度。五年来,全县接收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和复员、转业士官437人,全部妥善安置,安置率100%。三是双拥工作不断创新。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拓展双拥领域,丰富双拥工作内容,实现了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的目标。
(四)着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认真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在总铺镇总铺社区、大庙镇大庙社区、刘府镇曹店社区、工业园区蒲北社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鼓励和引导卫生、文化、科技、法律等服务进农村社区,初步建立农村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重点抓好总铺镇、总铺村、小岗村等“一镇两村”作为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村)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六规范一满意”工作。加大“难点村”治理力度。19个“难点村”已经全部得到根本治理或初步治理。
2011年,圆满完成了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为推进全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按照上级要求,2011年确定了18个村进行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工作,。
城市社区建设继续向纵深推进。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进一步扩大,社区干部待遇进一步提高,社区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2009年完成了首届全省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2012年,又圆满完成了第二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解决了我县15个城市社区共132名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办公经费问题。2010年落实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出台了《xx县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
民政局2008-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2017年工作安排
本文2012-11-19 22:13:12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