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务局2008-2012年工作回顾及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2013年工作安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2-11-19浏览:2861下载146次收藏

商务局2008-2012年工作回顾及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2013年工作安排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5年来,我县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政务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共签订合作协议项目38个,合同利用资金78.077亿元;项目履约23个,履约率达60.5%,实际完成投资18.53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520万美元。其中,2007年签约项目4个,合同总投资1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3亿元;2008年签约项目10个,合同总投资10.0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亿元;2009年签约项目13个,合同总投资7.11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43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20万美元;2010年签约项目5个,合同总投资37.3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3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00万美元;2011年签约项目6个,合同总投资6.4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00万美元。

  现实施的招商引资项目,从结构上看,矿产品精深加工项目13个,农业产业化项目 8个,水电能源项目5个,文化旅游项目4个,其它项目8个。从项目规模上看,签约实施项目过亿元的有7个,分别是淋溪河水电站、桑梓火电厂二期工程、山羊溪水电站、综合性生物质能源、华新水泥、老观潭文化产业园、xx故事等项目。

  通过招商引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县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增加了税收收入,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5年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58.9亿元,由2007年的8.3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65亿元,年均递增18%。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拓市场、促消费、保安全、惠民生”这一主题,实施商贸扶持政策,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提升现代流通方式,改善市场消费环境,保障群众消费安全,使全县商贸流通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空间不断拓展、后劲不断增强,活力不断迸发,得到了长足发展。2009年被评为“全省流通工作先进县”, 2007年、 2008、2010年被xx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流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省商务厅评为“全省酒管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被xx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外贸工作先进单位”。5年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58.9亿元,由2007年的8.3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65亿元,年均递增18%。

  一是商贸服务业的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全县市场商业网点总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超万平方米的达3个,2000平方米以上的达6个,各类连锁经营企业、大型超市从无到有,已发展到35家。梅尼、丰彩等势力雄厚的知名流通企业相继进入我县,为我县商贸流通业增添了新的血液,提升了我县商贸服务业的档次,带来了新的理念,活跃了消费市场。

  二是流通业态逐步丰富。5年间,全县商贸国有流通企业已全面改制,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市场;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经营方式以及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得到较快发展,并已开始向农村延伸,基本形成了一个以老城商业区为支撑,各集贸市场为骨干,大卖场、专业店、便利店和连锁超市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商业业态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商业网点达4500多家,有综合大型超市3家,连锁经营店280多个,共有酒店宾馆28家,建设并投入运营的综合商业街2条、综合集贸批发市场1家、五金建材专业市场1家,乡镇农贸市场13家,建材商业网点190多家,汽车、摩托车销售网点20家,家电销售网点120家,生猪定点屠宰场2个,成品油加油站点19家,其他各类便民店、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美发美容 、洗染店、网吧、蔬菜粮油等小型商业网点有约3900家。全县商贸流通产业就业人员达到2.6万人。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吸纳下岗职工,社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

  三是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5年来,共计投入近亿元进行商贸市场设施建设。一是投资5500万元,新建了县五金建材大市场,全县五金建材行业逐步进入划行归市、规范经营时期。二是新建县城区兴和屠宰场,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投资310万元,在城区新建了兴和屠宰场,成为目前全市屠宰设备最新的屠宰场。三是投资238万元,对城区澧源大市场摊位、水电线路、消防设施、顶棚等进行全方位改造。四是投资94万元,在城区改造建设了南门峪、朱家台2个社区标准化菜市场。五是投资近200万元,新建或改造了苦竹坪、五道水、利福塔、叶家桥等乡镇农贸市场。六是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万村千乡农家店337家,覆盖了全县10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累计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投入近18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500多万元,新增就业1000余人。随着市场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提高了城乡品位和消费质量。

  (三)对外经贸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以前,我县外贸自营出口一直没有实现“零”的突破。从2007年开始,5年间,全县共累计完成外贸自营出口5436万美元,由2007年的210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872万美元,占据了全市外贸总出口的60%以上,年均递增158%。全县外贸工作围绕“促、保、上、调”即“促一批企业上水平;保一批企业度难关;上一批企业增后劲;调一批企业优结构”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外经贸工作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共有13家企业获得了产品自营出口权;有4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家企业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先后有26项技术和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年间,我县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积极组织外派劳务,对外劳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累计外派劳务502人次,外派劳务涉及到德国、安哥拉、卡塔尔、日本、约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行业涉及建筑、机械加工、运输、服装加工、电子、服务业等多种行业,2008年4月,我县被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确定为“外派劳务基地县”。

  (四)加强商务执法工作力度,强化行业监管。组建了县商务执法大队,开通了“12312”商务投诉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扎实开展商务执法工作。牲畜定点屠宰工作上:在县城区,强化屠宰场管理,对生猪、牛羊、鸡鸭等家禽实行定点屠宰,建立市场巡查机制,狠抓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私屠乱宰和不合格肉品上市销售行为。在乡镇,大力推进生猪进点屠宰工作,在瑞塔铺等乡镇实行了进点屠宰。酒类流通工作上:加大酒类法规宣传和市场稽查力度,整治规范酒类经营行为。加大对《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xx省酒类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全面推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严格实行酒类批发经营许可,零售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整顿规范成品油供应市场秩序,编制成品油发展规划,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保证了成品油市场安全有序。引导发展了融易、融通2家典当公司,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商务局2008-2012年工作回顾及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2013年工作安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