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年某县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11-18浏览:2404下载140次收藏

某县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和州委组织部《关于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基层党组织大调查全面推进分类提升大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我县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客观实际,对全县45个乡镇、125个行政村和80余个县级机关、学校、卫生单位等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的基本方法
一是入户走访,开展“百人献计”活动。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深入乡镇、村组、社区、院落、生产一线,重点在基层干部、派驻机构负责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普通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员中面对面交流,至少听取500人以上的意见建议。
二是召开座谈会,开展“千人谈党建”活动。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片包干,在全县45个乡镇分别组织召开座谈会,每次座谈会的人数不少于40人,重点听取“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普通党员群众、大学生村干部等全体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建议。同时,还要重点听取各级党组织书记、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困难党员的意见建议。
三是问卷调查,开展“万人评党建”活动。印制《乡镇党委建设情况问卷调查表》2500份,每个乡镇至少调查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00人以上。印制《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问卷调查表》2500份,全县每个行政村至少走访调查了解党员干部群众20人以上。印制《社区党组织情况调查问卷》600份,在城南、城北、松新、竹寿、华弹、白鹤滩等六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走访调查100名党员群众和居民等。按照党员和群众调查数不低于7:3的比例,开展随机问卷调查。同时,根据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印制机关基层党组织、国有企业、医疗卫生行业、中小学校、远程教育等调查问卷4000余份开展问卷调查。
二、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摸底,全县总人口*****人(其中少数民族49215人),现有党员7800余名。全县党政人才总数899人,其中县级机关干部619人,乡镇干部280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60人。党的基层组织326个,(其中党委29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291个)。
县委调研组通过到各乡镇、行政村召开座谈会、对党员群众进行个别谈话、走访,听取所在乡镇党委意见等方式,重点了解了农村基层党支部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方面,大部分乡镇基层组织都配齐配强班子,明确分工,及时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展生产、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在组织群众参与公益事业、落实国家相关惠民政策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班子成员有较强的履职能力,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良好。全县25个乡镇党委和125个村党支部都能积极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乡镇、本村得以实现。
(二)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良好。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乡镇、本村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愿望和要求提供反馈渠道,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三)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作用发挥良好。一是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能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三是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发挥党员优点和长处,保证本村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良好。一是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应对重大决策、社会管理、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方面,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二是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发现的问题及困难
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发现,虽然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影响我县基层组织正常发展的因素。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委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上级党委的工作意图和工作部署在一些基层组织还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工作不到位,社会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还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两委班子结构不科学。一是村级领导班子老龄化。大多数村外出打工人数占全村青壮年总数的一半以上,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不够,致使村两委班子年龄老化,存在“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导致村级组织驾驭全局能力不强、督促抓落实力度不够,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明、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二是村级领导班子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轻、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多数外出,导致在家党员均为老党员,思想观念陈旧,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办实事的能力,缺乏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激情与本领,制约了村级组织正常化发展。三是一些村支部仍然存在家长制作风、家族式管理,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开,集体领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个别村两委委员长期外出务工,极少参与本村工作,不能为村两委主要领导分担工作任务,村两委班子民主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村两委班子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不落实。
(二)村级组织经济基础薄弱。一是村级党组织班子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特别是项目少或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2年某县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