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民宗局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2012年民宗局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2012年以来,在市民宗委,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县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和谐三大任务,切实开展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是一个多民族县份,辖1个民族乡,10个民族村,25种少数民族共54073人,其中回族26042人,彝族21434人,壮族3481人,苗族1221人,其他少数民族189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3%。全县21个乡(镇)均分布有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况。目前,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共有55所,其中,佛教活动场所7所,伊斯兰教活动场所40所,基督教活动场所4所,天主教活动场所3所,道教活动场所1处;有爱国宗教团体1个(xx伊斯兰教协会);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322人(含住寺阿訇40人),佛教教职人员15人,基督教教职人员4人,有天主教教职人员3人,道教教职人员1人。
二、2012年民族宗教工作总结
(一)民族团结稳定宣传掀起新高潮
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xx县以“民族团结宣传月”为契机,继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营造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掀起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又一个新高潮。
一是以“火把节”活动为载体,大造声势宣传民族政策法规。为全面展示xx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举行民俗文化表演等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二是通过媒体宣传,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成果。通过《云南数字电视佳七影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系列片《和苗族群众一起采花山》,以马路乡马路村苗族、壮族聚居地为题材,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及其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等方面,展示了善抓机遇的马路村苗族、壮族人民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谋划发展的开拓进取精神;通过《今日民族》、《曲靖民族宗教工作》、《xx政务信息》、《xx动态》等刊物,大力宣传xx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先进典型,2012年通过以上刊物发表工作信息25篇;通过《xx政务信息网》,向社会公众开xx民族宗教常态工作,接受社会监督,2012年公开事项40项,有力促进民族宗教工作社会化。
三是开展多彩的民族活动,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联合文化部门,组队参加了曲靖市第四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xx县代表团展演的4个少数民族节目以饱满的激情、动听的音乐、优美的歌声展现了xx县丰富多姿的民族风情,分别荣获 “两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协调相关部门举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培训,7月31日,深入新街回族乡举办少数民族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等特色产业培训,各村党总支书记、各站所部门负责人、各清真寺掌教阿訇、教管组长100余人参加培训,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县各中小学校中集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对少数民族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
(二)民族团结稳定出新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全县民族工作,乡镇明确分管领导,民宗助理员,负责处理具体事务,建立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
二是强化工作责任。制定下发《2012年度乡(镇)民族团结、宗教、侨务工作责任制考核细则》,将民族宗教工作列入各乡(镇)年度责任目标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目标考核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实行目标管理。
三是建立四项工作机制。即: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县抓乡、乡抓村、村抓户的纵向工作机制和组织、宣传、政法、公安、文化、科技、民政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的横向工作机制;培训教育机制,积极协同县委党校开设民族政策和法规课程,加强对各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及民族工作者的培训与教育;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随时对辖区内因民族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隐患进行认真排查,每月实行零报告制度,国庆及“十八大”期间实行每天零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继续深入贯彻《涉及民族方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会民宗字〔2010〕27号),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四是建立局机关干部分片联系负责制
结合xx实际和全县民族宗教界领域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工作实际,为确保稳定,县民宗侨务局对有民族村和有宗教活动场所的乡(镇)实行局机关干部分片联系负责制。分片联系干部要主动深入各民族村和各宗教活动场所,深入细致,主动排查各种矛盾隐患,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多渠道,多手段掌握全县民族宗教领域深层次情况,及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确保民族宗教领域的安定稳定。
五是深入热难点地区开展“三访三问”慰问困难群众。即:一访少数民族贫困家庭,问群众所需,积极为他们的生活工作献计献策,采取扶技、扶资、扶志、扶力等措施,争取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二访宗教活动场所,问宗教界所想,通过座谈,理清了我县宗教工作难题,引导宗教界的朋友们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宗教场所自身建设,依法开展宗教活动,为社会多做好事善事。三访归侨侨眷,问侨务发展之策。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效力,特别是在促进xx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困难归侨侨眷树立信心,艰苦奋斗、克服暂时困难,转变观念,积极寻找和创造就业渠道,争取早日脱困致富。
2012年共筹集资金17600元,慰问困难少数民族家庭100户,宗教界人士56人,困难归侨侨眷10户。
(三)民族经济项目申报、实施有新突破
紧紧围绕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抢抓机遇,切实加大民族地区项目申报力度。2012年我局申报第一批省级民族专项资金项目7个83万元(已批复实施),项目比2011年增加2个,资金增加26万;申报市级7个27万元(已批复实施),项目比2011年增加3个,资金增加11.3万;启动县级项目9个20万元。项目申报以“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项目的实施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有效作用。
(四)民族文化研究有新进展
一是为推动了xx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新局面,今年5月,联合县文体广播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
二是实施“两书一文献”工程,增强民族凝聚力。2012年以来,在完成出版《xx民族志》、《xx壮族》编纂工作的同时,启动彝族文献提要编纂工作,从纸厂、上村等乡镇收集到4本彝族文献资料,总页数530余页,彝文字数约64000余字。这些民族文化精品为“泽世担当、汇智图强”的xx精神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三是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工作。争取市级8万元,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加强与县文化、旅游等部门合
2012年民宗局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本文2012-11-16 16:42:44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