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建设中文化问题的调查
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建筑体组合,它属于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应具有承继人文历史、面向时代未来、体现自身特色的深厚文化内涵。最近,县政协社会事业专委会组织力量,对我县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市文化建设的评价及存在问题。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载体。近年,我县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城区规划注意文化因素,比较协调,适合县城格调;文、教、体、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规模;广场、桥栏雕塑对“龙文化”有所体现;主街道和部分单位庭园花草成片,绿树成荫;市民讲文明、遵公德、守秩序、求美善的公共行为、社会风气正在孕育。从目前或短期看,在小县城建设中还有一些“亮点”和优势,为进一步发展、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核心体现不仅是建筑体及功能,文化才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我县城市建设虽然发展较快,但从文化内涵深层思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建设中重经济、轻文化,顾眼前、弃长远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突出;城市文化建设未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人治”因素制约严重。二是城市文化氛围不浓。建筑体造型单一呆板,“克隆”现象普遍,新颖别致之作不多;城市雕塑量少质低,标志性城雕小气、生硬、牵强、浅浮;广告、文字、图绘等文化“符号”制作随意拙劣,内容苍白,缺乏艺术性、思想性,教益性,没有发挥美化城市、教化社会的功能;现有文化设施面向社会开放较少,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贫乏,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不浓,社会心态存在浮躁、粗俗、懒散倾向。三是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我县具有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龙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充分展现,“龙韵”明显不足;规划定位的“山水园林城市”中文化建设不足,居住区“钢筋水泥”林立,“园林”无地,文化“符号”缺项。
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确立文化立城的思路。
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从历史看,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外形设计、图文装饰等,除了反映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的政治形态、思想理念和民俗风情等精神文化内涵。今天,我们惊叹古建筑的神奇精湛,是因为这些杰作让我们从心灵深处感悟先人的思想智慧,聆听他们的欢歌悲泣,透视他们的音容笑貌,凝固的“历史”融化为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在探寻中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灵魂,而文化是铸就这“灵魂”的精髓。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对物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统一协调要求更高,文化才能真正展示现代城市的精神和品质,人们希望城市是凝固的音乐,有形的诗歌;是文明的摇篮,思想的熔炉。它既搏动着时代的生命,又绵延着历史的血脉;它既是生存栖息地,又是求索知识智慧的宝库,更是追寻人格升华的殿堂。可以说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文化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和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城市文化建设需要经济作后盾,但它反过来又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力,特别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完全能转为底蕴深厚的资源,成为“龙头”带动经济发展,诸多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就是例证。当然,这个“转化”不可能立竿见影、朝思夕成,必须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走过艰苦蕴积的历程,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任何脱离实际、急功近利、贪大求洋都是大忌。我们的新城人气不旺,这里有经济发展不足
一、我县城市文化建设的评价及存在问题。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载体。近年,我县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城区规划注意文化因素,比较协调,适合县城格调;文、教、体、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规模;广场、桥栏雕塑对“龙文化”有所体现;主街道和部分单位庭园花草成片,绿树成荫;市民讲文明、遵公德、守秩序、求美善的公共行为、社会风气正在孕育。从目前或短期看,在小县城建设中还有一些“亮点”和优势,为进一步发展、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核心体现不仅是建筑体及功能,文化才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我县城市建设虽然发展较快,但从文化内涵深层思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建设中重经济、轻文化,顾眼前、弃长远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突出;城市文化建设未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人治”因素制约严重。二是城市文化氛围不浓。建筑体造型单一呆板,“克隆”现象普遍,新颖别致之作不多;城市雕塑量少质低,标志性城雕小气、生硬、牵强、浅浮;广告、文字、图绘等文化“符号”制作随意拙劣,内容苍白,缺乏艺术性、思想性,教益性,没有发挥美化城市、教化社会的功能;现有文化设施面向社会开放较少,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贫乏,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不浓,社会心态存在浮躁、粗俗、懒散倾向。三是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我县具有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龙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充分展现,“龙韵”明显不足;规划定位的“山水园林城市”中文化建设不足,居住区“钢筋水泥”林立,“园林”无地,文化“符号”缺项。
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确立文化立城的思路。
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从历史看,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外形设计、图文装饰等,除了反映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的政治形态、思想理念和民俗风情等精神文化内涵。今天,我们惊叹古建筑的神奇精湛,是因为这些杰作让我们从心灵深处感悟先人的思想智慧,聆听他们的欢歌悲泣,透视他们的音容笑貌,凝固的“历史”融化为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在探寻中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灵魂,而文化是铸就这“灵魂”的精髓。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对物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统一协调要求更高,文化才能真正展示现代城市的精神和品质,人们希望城市是凝固的音乐,有形的诗歌;是文明的摇篮,思想的熔炉。它既搏动着时代的生命,又绵延着历史的血脉;它既是生存栖息地,又是求索知识智慧的宝库,更是追寻人格升华的殿堂。可以说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文化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和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城市文化建设需要经济作后盾,但它反过来又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力,特别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完全能转为底蕴深厚的资源,成为“龙头”带动经济发展,诸多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就是例证。当然,这个“转化”不可能立竿见影、朝思夕成,必须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走过艰苦蕴积的历程,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任何脱离实际、急功近利、贪大求洋都是大忌。我们的新城人气不旺,这里有经济发展不足
关于城市建设中文化问题的调查
点击下载
上一篇:关于##县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下一篇:某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2005-07-20 16:32: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01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