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机关干部如何搞好调查研究
如何搞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这四个字,从语言结构上看,是由“调查”和“研究”两个合成词组合而成。所谓“调查”,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反映客观事物状态和过程的各种材料,了解和掌握认识对象的有关情况。所谓“研究”,就是对调查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判断,透过现象发现规律,揭示本质,形成结论。因此,调查研究,是人们以各种方式方法直接、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掌握有关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判断,进而形成结论或理论的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是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政治机关干部,要想当好党委首长的参谋助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出成果,多出成绩,必须学会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
由于调查研究的目的、性质和范围不同,可以把调查研究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调查研究的目的分为应用性调查和学术性调查;按调查研究的内容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按调查研究的深度分为描述性调查、因果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按调查资料的性质分为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按调查的方式方法分为统计调查和实地调查;按调查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选择调查对象的方法,非全面调查又分为典型调查、重点调查、专题调查、个案调查等方式。在各种分类方法中,按调查对象的范围进行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下面,我就按照这样的划分标准,把调查研究分为五种类型逐一介绍。
(一)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逐一、全面地进行调查,简称普查。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把握某一社会现象的总体情况,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普查获得的资料最能反映社会总体的特征,是各级机关部门制定政策、计划的重要依据。04年大联勤试点开始后,夏副政委、冷主任带我们对全部17个新转隶过来的军兵种单位逐一进行调研,前后历时42天,摸清了这些单位的基本情况。这就是一次普遍调查。
(二)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或若干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借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总体情况的调查方式。典型调查就是毛泽东所倡导的“解剖麻雀”,运用这种方法从典型单位收集来的材料,对于全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是领导机关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典型的种类很多,要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来选择。如果是总结推广经验为主要目的,就要选择成绩突出、有新创造、新经验的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了解其在哪些方面先进,为什么先进,从而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为指导工作全局服务。如果以总结教训为主要目的,就要选择那些问题比较突出、矛盾暴露比较明显的后进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其落后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和促进后进单位赶上先进单位,同时给同类单位提供反面经验,作为借鉴。如果以了解某类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过程为主要目的,就要选择最能反映同类事物一般状况、各方面情况比较适中、发展形态较为完整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解剖麻雀”,对面上的情况作出基本的判断。比如,联勤部队全面建设先进团单位评比已经开展10年了,那么选择连续10年被评为先进团单位和连续10年没有一次被为先进团单位这两类典型单位进行调查,以便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调查就是典型调查。
(三)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通过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作用的若干单位进行调查,以掌握调查研究总体情况的调查方式。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调查的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在于对某种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状况作出基本估计,是一种定量研究;而典型调查的目的则是为了认识某类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种定性研究。第二,选择调查对象的标准不同。重点调查要求调查对象的数量特征在总体中具有集中性,强调调查对象在总体中的比重,而不要求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典型调查则要求调查对象在同类社会现象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第三,在具体调查方法上,典型调查只能采取面对面的直接调查,而重点调查则既可进行直接调查,也可以采取间接调查方法,如电话询问、查阅文献资料等。比如,冷主任要求我们对联勤部队团单位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加强不同类型团单位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具体措施。由于联勤部队团单位的主体是仓库、医院、干休所,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仓库、医院、干休所中分别选2至3个单位进行调查,而所选的这些单位不需要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
(四)专题调查
专题调查是为了研究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它往往针对一个时期发生的带普遍性、趋向性,影响较大、较突出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专门调查,作出分析和结论,提出对策,以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和群众的关注。专题调查可分为总结性专题调查、对策性专题调查和情况性专题调查等。专题调查的特点是内容专一,任务单纯,问题集中,针对性强,是我们军队领导机关经常使用的调查方式。比如,06年,秘书处了解到,联勤部队有海外关系的官兵数量比较多,对部队的教育、管理和保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根据部领导指示,我们就对这些特定的人群进行调查,这个调查就属于专题调查。
(五)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是对特定的对象进行的调查。主要特点:一是调查的范围小,对象单一,没有选择性;二是不要求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三是着重于个案本身的分析和研究,不以个体推论总体为目的。进行个案调查,需要收集调查对象的一切资料,掌握大量事实,深入细致地描述调查对象的全貌和具体的发展过程。个案调查属于深度调查,它从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入手,详细描述、分析个案,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判断其主要因素及其作用,从而进行深入的、本质的研究。个案调查具有质的深刻性和实在性,是研究事物发展因果关系的重要的调查方法。比如,对一起领导干部贪污受贿问题的调查,对一起车辆亡人事故的调查等就属于个案调查。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环节
调查研究是遵循科学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的过程,因此,要搞好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程序。
(一)注重精心选题,是关系到调研工作成败的关键
调查研究的选题,是指确定一次调研活动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选定调查研究课题,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的起点,也是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课题来源看,调查研究课题可分为指定课题和自选课题两类。指定课题也叫任务课题,是党委、首长和上级机关分配的课题,这是领导机关调查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自选课题是调查研究者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一个时期部队工作的热点、难点,自主地提出调研课题,自行组织调查研究。但不管是哪种选题方式,在课题选择上都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要关注新情况新问题。新情况新问题刚刚露头,人们对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往往代表事物的一种发展趋势,选新情况作为研究课题,会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如05年宣传处对九分部49名大学生新兵情况的调查,选题就很新。因为02年四总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后,入伍的大学生新兵开始增多,这些新兵入伍后有什么特点?部队如何对他们培养、使用和管理?从上到下都很关注。所以这个报告上报后,军区刘政委给予批示肯定,总政要报给予转发,反响很好。第二,要关注倾向性问题。倾向性问题是指某一时期或某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某种偏差,发展下去可能会对部队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需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克服的问题。目前团单位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质量不高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价学习效果等方面,冷主任让我们就这一倾向性问题进行调研,现实针对性很强。第三,要关注老大难问题。老大难问题是指长期困扰部队的问题,长期以来大家都拿不出很好的解决办法。如对老大难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拿出真知灼见和对策,对工作就很有指导性。比如,党委班子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问题、团结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等,都是些老大难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解决办法。第四,要关注政策性较新的问题。一项政策出台,不仅事关全局,而且也关系到全体官兵的切身利益,选择政策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是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第五,要关注上级首长关注的问题。一般说来,领导关注的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问题,是一个时期内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选择领导关注的问题作为调研课题,自然而然地容易引起领导的重视。比如,胡主席去年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号召后,部队官兵的核心价值观状况如何?如何培育?各级首长都很关注,而联勤部队又以医疗系统的科技干部为主体,我们及时对这一部分人员的核心价值观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成果被军报《内参》刊发,军区、联勤部首长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第六,要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是大家普遍议论和关注的问题,就某一个“热点”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能够发人思考,给人以启笛。如前年连宋来访、去年3月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都是当时官兵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及时就这两个问题进行调研,摸清了官兵的思想反映,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调研成果都被军报《内参》刊发,也都引起了上级首长的重视和肯定。
(二)做好充分准备,是提高调研效率的重要前提
调查研究特别是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在调研展开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用较短时间获得有效调研材料的重要前提。通常需要做好三项准备工作:第一,要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把握调研的依据。在下部队调研前,调研人员应根据调研课题认真学习军委、总部及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这是我们分析把握问题的思想理论武器。比如,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问题进行调研,事先就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政治工作条例》及总部、军区关于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指示要求,这样,我们在调研中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抓住问题的实质。第二,要认真阅读与调研课题相关的报刊、杂志资料,开阔调研思路。一旦调研课题确定后,就要尽可能把报刊、杂志和有关与调研课题相近的资料学习阅读一遍,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中的精彩段落,对一些重要的观点,最好把它摘录下来。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二是可以避免重复劳动。第三,要认真拟定调查研究方案,这关系到调研活动的有效性。在下部队之前,要认真思考,周密计划,确定调研的具体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调查时间、路线和单位;二是调查的形式和方法;三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四是调查要达到的目的。
(三)把握正确方法,是获得调研素材的基本手段
调研的方法很多,就各级领导机关而言,通常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1、个别谈话。个别谈话是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口头交谈获得调查资料的方法。由于调查对象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有利于调查对象解除思想顾虑,克服心理障碍,避免了集体座谈不便讲真话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调查者对谈话环境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就所关心的问题与调查对象展开深入的讨论。个别谈话特别适合于调查敏感性问题,如调查事故案件、考核干部和班子建设情况、揭露矛盾和问题、征求意见、陈述冲突和隔阂等。个别谈话形式简便、操作灵活,是运用相当普遍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感到要把握这么几点:一是充分尊重调查对象。谈话用语切不可伤害调查对象的自尊心和感情,这是第一原则。比如,说明来意或提出问题后,询问对方听明白了没有,绝不可大声问:“你听懂了吗?”而应换一种口气,委婉地说:“这就是我想了解的第一个问题,不知我讲清楚了没有。”这样,即使他不理解,也会高兴地发问,或请你再讲一遍。二是选择合适的机会发问和插话。调查对象在交谈中,有时对自己的谈话没有把握,不知道自己所说的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可能会在谈话中停顿一下,等待我们的反应。这时,我们如果期望他谈下去,可以对他说:“您谈的很好,请继续吧。”如果希望换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短暂的停顿,将准备好的下一个问题提出来。三是艺术地把跑题引正。跑题是谈话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伤害调查对象的自尊心,引起调查对象内心的抵触。当谈话中调查对象跑题时,我们不能粗鲁地打断对方,也不能直接指出对方跑题,此时可采取适时总结的方法,即将他谈的那些与主题无关的话归纳一下,说:“您刚才谈了事情的起因和主要经过,谈的很好,现在谈一谈发生事故的主客观原因好吗?”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话题拉回来了。四是注意情感交流。谈话的过程也是情感互动的过程,如当对方谈到自己的挫折或不幸时,我们要有同情的表情;对方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时,要有高兴的表情等,切不可在对方说话时面无表情,更不能在对方谈兴正浓时随便打手机、起来走动,无视对方的存在。
部队机关干部如何搞好调查研究
本文2012-11-13 16:54:5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