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社区创建六好关工委工作总结
2012年社区创建六好关工委工作总结
2012年,xx社区关工委在武侯区关工委的领导下,在xx街道关工委的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行动指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类实践活动,以青少年为中心,服务大局,讲求实效,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关工委组织网络。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社区关工委组建由社区党委书记为主任牵头,社区退休老党员为常务副主任,社区教育、公安、民政、文化、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一定的“五老”志愿者为委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全了学习、工作和会议等制度,并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社区年度工作计划,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组织基础,提供了保障。
二、整合辖区资源,强化青少年阵地建设,营造社区关工委良好的工作环境。
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始终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挂在心上,重点做好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现有社区用房的阵地,利用社区绿色网吧、图书阅览室和社区文体活动室,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广泛发动群众,为社区实施社区资源共建,动员群众无偿捐书活动,现已为社区实现藏书4000多册,极大的丰富了社区的“书架子”;同时我们利用社区文体志愿者艺术团和驻社区幼儿园这些载体,以欢快鲜明的娱乐节目来开展“老少共建”活动,让青少年用自编自排的节目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而且陶冶了情操。按照“六好”标准,逐一进行对照,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三、开办暑期免费托管和“四点半”希望学堂儿童服务中心,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为辖区青少年及其家长办好事和实事。
一方面,深入推进两校建设,率先成立了武侯区第一所“社区党校•市民学校”,开办了社区家长学校,培养社区居民做合格家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一“家”(社区青少年之家)一“空间”(少儿绿色空间),开办了全市第一家社区青少年免费假期托管班,武侯区首家“四点半”希望学堂儿童服务中心,既解决了辖区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为家长减轻负担,又为辖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初步形成了“211”社区教育模式。其主要做法受到《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和支持,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12年10月,xx社区被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
四、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结合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求,社区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特别是青少年活动。2011年、2012年,我们开展了以“文明小天使”“小小志愿者”的形式活动,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
2012年社区创建六好关工委工作总结
本文2012-11-12 17:15:20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