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现状
浅谈志愿服务社会化现状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志愿服务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活动、海外援助等领域广泛开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作用尤其突出,从2003年6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全国项目和地方项目的大学生志愿者总数超过25000名,全国有1200多所高校的9万多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西部受援县达到300多个。有效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东西互动、城乡互动,不仅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促进了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
然而,志愿服务活动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断显现。我们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通过对长春市多所大学志愿服务状况的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影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问题。
一是志愿服务自身方面存在瓶颈。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认识不到位或者对志愿活动存在某种误解。有的大学生把参加志愿服务当做获得实践学分的捷径,有的大学生将志愿活动简单地等同于“学雷锋”,有的大学生在以往参与志愿者活动中受挫而失去积极性,还有极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志愿活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主观上很想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但却有一些客观因素阻碍了他们的参与意愿。一些志愿活动要求参与者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要求,有的志愿活动甚至要求参与者具备一些特殊技能,有的志愿活动时间与课程、兼职等个人学习生活时间上有冲突,有的大学生兴趣转移快、意志不坚定,特别是高年级学生面临着考研究生和就业的压力,这些客观因素促使有心参与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最终采取了远观的态度。
二是志愿服务组织方面存在瓶颈。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模式普遍是自上而下、逐层领导。不少志愿活动为上级组织提出,下级组织负责落实,缺少相互协调与沟通的环节,这种类似于硬性摊派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了志愿者活动“自愿”的基本理念,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抵触情绪,活动目标缺乏挑战性和吸引力,难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组织者对于志愿者和活动效果缺乏评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许多志愿活动流于形式,缺乏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志愿者不仅需要有关志愿服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还需要有关个人成才、意志养成、合作精神培养等众多方面的培训。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大学生最有吸引力且效果最好的培训项目是志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和团队文化培训或素质拓展,相对欠缺的是相关法律常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的培训,而对志愿者意志养成、人生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则较为少见。很多志愿服务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只是在活动开展前对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而没有建立一种长效的持续性的培训机制,这样对志愿者而言,只是在短时间接受某种技能和知识强化培训,而并没有形成一种持久性行为选择,这会对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是志愿服务社会认可存在瓶颈。人们对志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主要动机理解不深。对志愿者活动的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认识不够,把志愿服务工作看成是一种单方面的施予,只是一般青少年人的社会活动或社会实践,缺乏对于志愿者参与的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和认识。社会公益活动难以深入人心,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现状
点击下载
上一篇:西安华山三日游下一篇:现代秘书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本文2012-11-06 10:53:5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934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