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实施方案
某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目标,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农村青年分布聚集新特点,深化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根据《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发〔2012〕10号)、《共青团河南省委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青发[2012]31号)文件精神,团市委决定在全市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的原则,坚持“社会使青年怎样聚集,就用怎样的方式建立团组织”的原则,坚持灵活建设、注重创新的原则,坚持边建设、边规范的原则,依靠组织格局创新后形成的乡镇团的委员会,建设由镇区(乡镇政府驻地实际建成区)内多个直属团组织构成的实体化的“大团委”,继续着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团建,继续指导、推动村团组织建设,发挥乡镇作为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作用,努力使农村团的建设和工作融入农村青年日常生活之中,融入农村新型生产方式之中,融入农村青年致富追求之中。
二、目标任务
建设乡镇实体化“大团委”,首要任务是建设直属团组织。要以镇区为重点,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青年聚集方式和载体建团;按照平均1名乡镇专兼职团委成员负责新建不少于3个直属团组织、1个乡镇新建不少于30个直属团组织的工作标准,力争用5个月的时间在全市绝大多数乡镇完成。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既要指导、推动村团组织工作,又要直接组织、联系、团结镇区内的农村青年;既要有专兼职相结合、编制内外相结合、体制内外相结合的领导机构,又要有镇区内以区域划分、功能性划分建立的各类直属团组织,如机关、商业、工业、农业、居住社区、文体、社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团委(总支、支部)等。
三、时间安排
按照整体工作部署,2012年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各地各级团组织要集3个月的时间全力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按照每名乡镇专兼职团委成员建立2个直属团组织的计划,力争完成每个乡镇新建立不少于15个乡镇直属团组织的工作目标。2013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总结第一阶段经验,深入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按照每名乡镇专兼职团委成员总计建立不少于3个直属团组织的计划,力争每个乡镇总计建立不少于30个直属团组织的工作目标。 2013年3月,通过召开工作座谈交流会、总结评估会等方式对既往工作查漏补缺、完善提升,指导、帮助乡镇直属团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补充完善工作内容,实现我市乡镇新建直属团组织数量超额、质量达标的目标。
四、工作内容
1.建设乡镇团委直属团组织。在镇区内农村青年聚集较多的区域或功能性组织,运用农村青年生产、工作、生活、学习形成的社会化聚集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团组织,力争实现全覆盖。一是依托党建带团建,借助乡镇党建工作格局和工作成果,在已有党建的领域和载体中建团。二是依托经济组织建,在本区域内私营企业、国有及非国控股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内建团。三是依托社会组织建,在大学生村干部联谊会、小额信贷互助社、兴趣爱好小组等各类分散性、独立性乡镇社会组织中建团。四是依托驻乡单位建,在党团组织关系垂直管理的驻乡单位中通过在市辖市或县级层面整体突破,实现区域内集中系统式建团。五是依托行业协会建,积极协调相关行业协会整建制推进协会会员单位团建工作,特别要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的团建工作。六是依托工作项目建,借助相关职能部门的中长期工作项目及一些大型涉农企业的基层网络建设项目建团。七是依托消费关系建,借助本区域青年消费和从业聚集的商业领域,找准消费关系的关键节点建团。八是依托青年聚集建,从“业、学、地、趣”四个方面,准确掌握青年从业、就学、生活、兴趣等聚集场所,在工业园区、商业街区、新型农村社区、集贸市场等区域建团。
2.进一步明确组织规
某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实施方案
本文2012-10-21 10:59:40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