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直机关工委:主动作为 统筹城乡 促进城乡党建工作大融合
县直机关工委:主动作为 统筹城乡 促进城乡党建工作大融合
近年来,新源县机关工委认真贯彻新源县委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各项要求,积极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了城乡党建工作的融合与发展。
一、建立组织体系,完善城乡统筹的联动机制
一是明确工作任务。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组织部长为副组长、基层组织建设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县级领导干部和机关负责人兼任联系村(居)党组织“第一书记、主任”的实施方案》,按照“确定三个阶段、建立两项机制”的工作要求,明确“第一书记、主任”的职责、任务,即:“三个阶段”,每年1-3月宣传调研,摸清联系村(居)的热点难点问题;4-9月组织实施,根据找出的问题,制定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向群众承诺履诺;10-12月评议验收,对承诺履诺情况进行考评。“两项机制”,县直部门发挥指导帮助村(居)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形成以上带下的机制;村(居)对自己解决不了的倾向性、规律性问题,及时向县直部门反映,形成以下促上的机制。
二是完善帮扶制度。坚持“县级领导联重点村、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原则,建立县级领导及县直部门联系点,使城乡结对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连续性。同时,按照“部门包村(居)联户到个人”的要求,采取下乡“结对子”、上门“认亲戚”的方式,全县84名“第一书记”,51名“第一主任”以身作则,带领98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90个村(居)结成共建对子,289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进村(居)与联系户结成帮扶对子,为村(居)群众公开承诺各类服务事项1.4万余件。
三是健全考评机制。建立“第一书记、主任”管理考评制度,各“第一书记、主任”年初在村(居)民大会上作出承诺事项,年终就履诺情况实行“双述双评”(向县委和联系村(居)民“双向”述职,接受县委的考评和村(居)民的测评),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县直机关单位绩效考核、党建考核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县委定期组织纪检、效能、农办、民政、扶贫等部门定期开展检查督办,对互帮互助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文件、简报、网络、农牧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等媒介推广宣传,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二、优化组织设置,创新城乡共建的组织模式
一是建立“联合型”党组织。综合考虑县直机关单位、企业与乡村(居)在地域上的相近性、优势上的互补性、资源上的共享性和职能上的带动性等因素,建立企业与村(居)、合作社与村(居)、机关单位与村(居)等联建党组织9个,跨区域组建联合党组织4个,形成了有机互补的组织网络。
二是建立“产业型”党组织。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依托涉农专业部门、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建立各类产业型党组织。目前,全县共建立林果、亚麻、小麦、蔬菜、药材、农机等产业联建党组织13个、形成特色产业基地58个。通过“四联共建”,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有效解决了菜农技术力量弱、启动资金少、产业规模小、销售渠道窄等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建立“共驻型”党组织。按照“弥补差异性、增强互补性、体现帮扶性”要求,在社区成立党建联系会,制定联系会章程,明确下放事权23项,赋予联系会对共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权,具体负责共驻共建活动。联系会主任由社区“第一书记”担任,辖区单位“一把手”轮流担任召集人,定期召开会
县直机关工委:主动作为 统筹城乡 促进城乡党建工作大融合
本文2012-10-14 16:34:54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