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某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近两年,重庆市积极探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的排查体系、预警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着力构建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系统,提升了预防腐败工作水平。目前,全市共有11个区县和15个市级单位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27个区县、28个市级单位已经启动或者开展试点工作,部分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大专院校相继启动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建立健全廉政风险排查体系。认真摸清权力底数,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科学评定风险等级,为开展防控工作打好基础。根据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各级各部门全面清理核定各类职权,编制职权目录,优化运行流程,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专家审、集体定”等方式,全面查找在权力行使、制度机制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将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逐步形成以可能出现廉政风险的环节为点、以业务流程为线、以履行职责为面的防控模式。
(二)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预警体系。针对可能发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引导党员干部防患于未然。通过干部考察、述职述廉、舆论监督、电子监察、纠风治理、信访举报和案件分析等,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构建“预警信息采集—预警信息分析—预警认定反馈—预警组织实施—预警信息管理”五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控制、早化解。
(三)建立健全廉政风险管理体系。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过程,深入剖析腐败发生的根源、影响因素及关键环节,针对“管好权、管好钱、管好人”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制定了系列规范性文件,完善涉及重大决策、权力行使、业务处置等相关制度,堵塞风险漏洞,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抓住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建立高风险岗位准入制度和轮岗交流制度,严格任职条件,定期交流;积极推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事务公开等,让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扎实推进电子监察系统等现代科技管理系统的建设,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发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保证作用和科技手段高效、准确的优势,不断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监督体系。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考核、领导班子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签订风险防范承诺书,完善防控责任,并通过设置廉政风险监督员加强日常巡视考察,及时掌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情况。对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不力的,采取提醒警示、诫勉谈话、责任追究、党纪政纪处分等措施,切实推动工作开展。注重廉政信息结果应用,及时将在风险排查和分析评估中发现的廉政信息运用到干部轮岗交流、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工作中,作为干部评价和任免的重要依
某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本文2012-10-09 12:02:0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7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