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总结大会暨贯彻落实推广插甸经验会议上的讲话
在创先争优总结大会暨贯彻落实推广插甸经验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总结中心创先争优活动,二是学习贯彻落实“插甸经验”。下面我讲两方面的内容:
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先争优活动自2010年5月启动以来,在市委创先争优办、市直工委、市卫生局等上级部门领导、帮助下,结合中心工作实际,以“授旗评星”、 “四亮四创四评”,“三好一满意”为抓手,依托“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为载体,紧扣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同时按照中心 “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疾控、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群共建、提升“现场处置,实验室检测,科研与应用,基层指导”四种业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和动员各支部、全体党员、工青妇组织在服务中心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中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干部作表率、群众得实惠,为推动全市疾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障。
一、高度重视,落实到位
一是制定方案,强化保障措施。在市委组织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后,中心党总支及时成立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精心制定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单位动员会,让中心全体职工对“创先争优”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充分认识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各项具体要求和具体安排。
二是加强制度及经费保证,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党总支规范落实了“三会一课”的学习制度。班子成员制定了学习计划,学习内容详实。各支部制定了季度、年度学习创建计划,中心领导定期参加各自联系点学习讨论活动,并进行适时点评活动。同时分别向四个支部划拨经费,用于购买学习书籍、制作宣传资料。引导全体党员职工积极投身学习活动,每一名党员均有专门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三是适时召开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安排部署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市委创先争优活动每季度推进会和卫生局的要求,中心及时召开创先争优推进会,一是传达市委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及市直卫生单位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会议精神,二是总结上季度中心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三是安排下一步创先争优活动。二0一一年一季度提出深入宣传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认真开展“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二季度围绕建党九十华诞,举办系列活动;召开建党九十周年庆祝大会,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表彰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三季度围绕市委“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和“双百双千”活动,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扶贫工作;四季度围绕“三好一满意”,推动疾控事业发展,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抓手,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等方面进行工作安排。
四是搞好宣传活动,营造党建活动氛围。充分发挥中心网站作用。中心开辟专题专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宣传各科室、各党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登载党员理论学习成果和体会,中心编制了两期板报,两期合页,宣传中心形象,宣传中心业务成效,宣传中心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激发党员参学热情,形成良好舆论宣传氛围。中心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党支部班子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年度考核和晋职晋级的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二、突出重点,抓好结合
一是及时贯彻和学习会议精神,明确努力目标和方向。
为及时传达不同时期中央、省、市会议精神及重要领导讲话精神,中心分别召开职工大会和党员大会进行传达。开展组织学习和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强细向全体职工解读昭通市十二五期间411的发展定位,12346的发展思路和5个1的战略布局和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充实和完善了中心“1123451”的总体发展思路(即一个中心: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实现一个目标:把全市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传染病发病率以内这个目标;落实两个服务:为昭通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实施三大战略:人才战略,科技战略,品牌战略;提升四种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实验室能力,科研能力,基层指导能力;创建五个一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效益;打造一种文化:昭通疾控文化),七有七提高的发展目标(即有发展规划,有防制方案,有应急预案,有权威专家,有技术支持,有科研成果,提高疾病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现场处置能力,提高应用性研究能力,提高疾控资源应用效力,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基层指导能力,提高绩效评估能力)
二是认真践行主题实践活动。中心紧扣“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员同志的学习和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承担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单位发展的职责和重任,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职工共同为推动疾控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认真开展以“六个一”活动。中心按照“六个一”活动的部署,要求各党支部和每个党员做到精读一本理论书、撰写一篇读书体会,每个支部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中心党总支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题党课辅导,每年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测评。通过“六个一”活动,各科室、各支部立足工作实际和职能特点,明确学习重点,突出自身特色,激发党员和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许多加强和改进疾病预防控制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四是明确年度目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中心每年都结合实际,提出当年的年度目标,2012年紧扣中心现状,提出注重落实三个目标(传染病的发病率趋于平稳,争取稳中有降;新发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卫生应急和灾后防治得到有效处置),实现三个转变(变事后处理为事前控制;变人海战术为精确打击;变业务指导为业务管理),解决三件要事(单位老区开发问题;完成实验室的复评审;完成中层干部竞聘和绩效考核),做好一个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四群”教育活动,创先争优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一个增加(单位发展和职工收入的增加)的年度目标
三、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氛围。
(一)认真开展授旗评星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授旗评星活动。党总支紧扣“五个好”先进党组织和创建先进群团组织的总体要求,以激发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党员、职工争创动力为核心,以促进中心各项工作为目的,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授旗活动, 中心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授旗评分标准》,《标准》按100制打分,分六大项27个小项,注重加大业务工作和业务能力的加扣分。同时建立了党总支授旗评星展示台,授旗评星台账,对创先争优活动实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及工会、妇工委、共青团评议后授予“流动红旗”。 二是组织评星。按照“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对在职党员进行评星活动,激励所有党员立足岗位作奉献,三是开展点评活动。每季度党总支对各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各党支部每月对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肯定先进积极,鞭策消极倦怠;肯定成绩,指出努力方向,安排部署下月活动内容。根据自评、他评、群众反映、领导点评等情况进行授旗评星。
(二)切实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
一是要求中心全体党员佩戴党徽,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有疾控人员外出工作需佩戴工作证,表明身份、职责等。各科室在醒目位置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位、工作职责等情况。在职业卫生科、规划免疫科、质管科、中心办公室等面向服务社会的“窗口”科室中,设立“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窗口”。二是公开服务流程。为方便人民群众,畅通服务渠道,简化工作程序,制定公开疫苗接种、样品检验、健康证办理、门诊就诊便捷流程。大力推行阳光、微笑、规范、高效、诚信、廉洁服务,促进窗口科室和疾控服务队伍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三是公布了中心向社会和职工13方面承诺以及各党支部的承诺。四是制作了党员形象栏,职工上岗证、为每位党员配备了党徽,群众可以通过以上三个途径了解职工的姓名、职称、职务、业务范围、职责和投诉电话。五是明确了科室责任,个人职责和实验室责任人。六是把四评活动与授旗评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树立典型,鞭策后进。七是每月各支部组织党员对照党员公开承诺开展党员评议活动,每一名党员分别对自身工作、学习等情况进行交流,总结亮点,查找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其他党员站在讲党性立场,指出不足,提出帮助意见,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
(三)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中心把“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造就锤炼党员干部党性,转变职工队伍工作作风的机会。中心党总支于2011年5月上旬组织中心党员干部参加昭通市委举行的深入学习杨善洲暨“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启动仪式后,分别召开职工动员会和党员动员会,发动党员和职工同志认真学习和践行杨善洲精神,结合疾病控制的业务特点,发扬疾控队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立足专业特长,落实真正为民做好事,办实事。
一是认真开展挂钩帮扶,要求党员干部结合此次活动内容深入挂钩扶贫点,力所能及的为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中心领导结对帮扶2户以上,普通职工结对帮扶1户困难户。中心把“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挂钩扶贫工作,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
二是结合中心业务,先后组织多批疾控专家队伍深入县、乡、村开展地方病、慢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职业病防制等工作进行调研,摸清国家对农村进行无害化厕所改建、燃煤型氟中毒改炉改灶,惠民利民的工程是否落到实处,是否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确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通过走村入户,深入实地,与广大农民群众真心交流,真实了解到各项疾病防控工作是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
三是结合疾控工作特点,发动全体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和践行杨善洲精神,认真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合工作特点,深入基层开展计划免疫脊灰强化服苗工作、地方病燃煤型氟中毒改炉、农村无害化厕所改建、职业病等防制工作。通过走村入户,深入实地,与广大农民群众真心交流,通过实施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使国家各种惠民利民卫生工程落到实处。在“进农家,下基层”活动中,造就锤炼了疾控党员干部党性,转变了全体职工队伍工作作风,达到真正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的效果。
四是组织到扶贫点开展大走访活动。2011年8月29日至9月2日,党总支书组织中心党总支成员及中心四个支部支委共计16人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挂钩帮扶,“进农家,下基层”活动。2012年4月21日至25日中心党政班子带领中层共计23人,到挂钩扶贫点开展“四群”教育活动。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开展民情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人员通过拉家常的形式,认真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困苦,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应对干旱灾害。积极向他们宣传党的各种惠农利农政策以及健康防病等知识。为使结对帮扶取得实效,组织特困户集中在村委会召开民情恳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村民们主要谈论因干旱带来的生产生活困难,因缺乏劳力、患病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总结中心创先争优活动,二是学习贯彻落实“插甸经验”。下面我讲两方面的内容:
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先争优活动自2010年5月启动以来,在市委创先争优办、市直工委、市卫生局等上级部门领导、帮助下,结合中心工作实际,以“授旗评星”、 “四亮四创四评”,“三好一满意”为抓手,依托“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为载体,紧扣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同时按照中心 “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疾控、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群共建、提升“现场处置,实验室检测,科研与应用,基层指导”四种业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和动员各支部、全体党员、工青妇组织在服务中心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中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干部作表率、群众得实惠,为推动全市疾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障。
一、高度重视,落实到位
一是制定方案,强化保障措施。在市委组织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后,中心党总支及时成立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精心制定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单位动员会,让中心全体职工对“创先争优”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充分认识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各项具体要求和具体安排。
二是加强制度及经费保证,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党总支规范落实了“三会一课”的学习制度。班子成员制定了学习计划,学习内容详实。各支部制定了季度、年度学习创建计划,中心领导定期参加各自联系点学习讨论活动,并进行适时点评活动。同时分别向四个支部划拨经费,用于购买学习书籍、制作宣传资料。引导全体党员职工积极投身学习活动,每一名党员均有专门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三是适时召开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安排部署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市委创先争优活动每季度推进会和卫生局的要求,中心及时召开创先争优推进会,一是传达市委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及市直卫生单位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会议精神,二是总结上季度中心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三是安排下一步创先争优活动。二0一一年一季度提出深入宣传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认真开展“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二季度围绕建党九十华诞,举办系列活动;召开建党九十周年庆祝大会,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表彰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三季度围绕市委“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和“双百双千”活动,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扶贫工作;四季度围绕“三好一满意”,推动疾控事业发展,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抓手,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等方面进行工作安排。
四是搞好宣传活动,营造党建活动氛围。充分发挥中心网站作用。中心开辟专题专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宣传各科室、各党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登载党员理论学习成果和体会,中心编制了两期板报,两期合页,宣传中心形象,宣传中心业务成效,宣传中心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激发党员参学热情,形成良好舆论宣传氛围。中心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党支部班子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年度考核和晋职晋级的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二、突出重点,抓好结合
一是及时贯彻和学习会议精神,明确努力目标和方向。
为及时传达不同时期中央、省、市会议精神及重要领导讲话精神,中心分别召开职工大会和党员大会进行传达。开展组织学习和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强细向全体职工解读昭通市十二五期间411的发展定位,12346的发展思路和5个1的战略布局和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充实和完善了中心“1123451”的总体发展思路(即一个中心: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实现一个目标:把全市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传染病发病率以内这个目标;落实两个服务:为昭通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实施三大战略:人才战略,科技战略,品牌战略;提升四种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实验室能力,科研能力,基层指导能力;创建五个一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效益;打造一种文化:昭通疾控文化),七有七提高的发展目标(即有发展规划,有防制方案,有应急预案,有权威专家,有技术支持,有科研成果,提高疾病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现场处置能力,提高应用性研究能力,提高疾控资源应用效力,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基层指导能力,提高绩效评估能力)
二是认真践行主题实践活动。中心紧扣“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员同志的学习和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承担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单位发展的职责和重任,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职工共同为推动疾控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认真开展以“六个一”活动。中心按照“六个一”活动的部署,要求各党支部和每个党员做到精读一本理论书、撰写一篇读书体会,每个支部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中心党总支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题党课辅导,每年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测评。通过“六个一”活动,各科室、各支部立足工作实际和职能特点,明确学习重点,突出自身特色,激发党员和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许多加强和改进疾病预防控制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四是明确年度目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中心每年都结合实际,提出当年的年度目标,2012年紧扣中心现状,提出注重落实三个目标(传染病的发病率趋于平稳,争取稳中有降;新发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卫生应急和灾后防治得到有效处置),实现三个转变(变事后处理为事前控制;变人海战术为精确打击;变业务指导为业务管理),解决三件要事(单位老区开发问题;完成实验室的复评审;完成中层干部竞聘和绩效考核),做好一个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四群”教育活动,创先争优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一个增加(单位发展和职工收入的增加)的年度目标
三、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氛围。
(一)认真开展授旗评星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授旗评星活动。党总支紧扣“五个好”先进党组织和创建先进群团组织的总体要求,以激发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党员、职工争创动力为核心,以促进中心各项工作为目的,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授旗活动, 中心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授旗评分标准》,《标准》按100制打分,分六大项27个小项,注重加大业务工作和业务能力的加扣分。同时建立了党总支授旗评星展示台,授旗评星台账,对创先争优活动实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及工会、妇工委、共青团评议后授予“流动红旗”。 二是组织评星。按照“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对在职党员进行评星活动,激励所有党员立足岗位作奉献,三是开展点评活动。每季度党总支对各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各党支部每月对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肯定先进积极,鞭策消极倦怠;肯定成绩,指出努力方向,安排部署下月活动内容。根据自评、他评、群众反映、领导点评等情况进行授旗评星。
(二)切实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
一是要求中心全体党员佩戴党徽,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有疾控人员外出工作需佩戴工作证,表明身份、职责等。各科室在醒目位置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位、工作职责等情况。在职业卫生科、规划免疫科、质管科、中心办公室等面向服务社会的“窗口”科室中,设立“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窗口”。二是公开服务流程。为方便人民群众,畅通服务渠道,简化工作程序,制定公开疫苗接种、样品检验、健康证办理、门诊就诊便捷流程。大力推行阳光、微笑、规范、高效、诚信、廉洁服务,促进窗口科室和疾控服务队伍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三是公布了中心向社会和职工13方面承诺以及各党支部的承诺。四是制作了党员形象栏,职工上岗证、为每位党员配备了党徽,群众可以通过以上三个途径了解职工的姓名、职称、职务、业务范围、职责和投诉电话。五是明确了科室责任,个人职责和实验室责任人。六是把四评活动与授旗评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树立典型,鞭策后进。七是每月各支部组织党员对照党员公开承诺开展党员评议活动,每一名党员分别对自身工作、学习等情况进行交流,总结亮点,查找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其他党员站在讲党性立场,指出不足,提出帮助意见,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
(三)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中心把“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造就锤炼党员干部党性,转变职工队伍工作作风的机会。中心党总支于2011年5月上旬组织中心党员干部参加昭通市委举行的深入学习杨善洲暨“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启动仪式后,分别召开职工动员会和党员动员会,发动党员和职工同志认真学习和践行杨善洲精神,结合疾病控制的业务特点,发扬疾控队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立足专业特长,落实真正为民做好事,办实事。
一是认真开展挂钩帮扶,要求党员干部结合此次活动内容深入挂钩扶贫点,力所能及的为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中心领导结对帮扶2户以上,普通职工结对帮扶1户困难户。中心把“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挂钩扶贫工作,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
二是结合中心业务,先后组织多批疾控专家队伍深入县、乡、村开展地方病、慢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职业病防制等工作进行调研,摸清国家对农村进行无害化厕所改建、燃煤型氟中毒改炉改灶,惠民利民的工程是否落到实处,是否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确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通过走村入户,深入实地,与广大农民群众真心交流,真实了解到各项疾病防控工作是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
三是结合疾控工作特点,发动全体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和践行杨善洲精神,认真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合工作特点,深入基层开展计划免疫脊灰强化服苗工作、地方病燃煤型氟中毒改炉、农村无害化厕所改建、职业病等防制工作。通过走村入户,深入实地,与广大农民群众真心交流,通过实施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使国家各种惠民利民卫生工程落到实处。在“进农家,下基层”活动中,造就锤炼了疾控党员干部党性,转变了全体职工队伍工作作风,达到真正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的效果。
四是组织到扶贫点开展大走访活动。2011年8月29日至9月2日,党总支书组织中心党总支成员及中心四个支部支委共计16人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挂钩帮扶,“进农家,下基层”活动。2012年4月21日至25日中心党政班子带领中层共计23人,到挂钩扶贫点开展“四群”教育活动。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开展民情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人员通过拉家常的形式,认真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困苦,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应对干旱灾害。积极向他们宣传党的各种惠农利农政策以及健康防病等知识。为使结对帮扶取得实效,组织特困户集中在村委会召开民情恳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村民们主要谈论因干旱带来的生产生活困难,因缺乏劳力、患病
在创先争优总结大会暨贯彻落实推广插甸经验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本文2012-09-23 12:50:46发表“动员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663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