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余干县龙虾产业科学发展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9-17浏览:2148下载213次收藏

余干县龙虾产业发展思考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克氏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喇蛄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引进我国,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99年在鄱阳湖开始小规模出现,现大量繁殖生长,我县一般年捕捞产量达1.3万吨以上,成为我县一大特色水产资源。近年来,小龙虾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火爆,价格不断攀升,销售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明显。作为我县新兴的特色水产品种之一,小龙虾捕捞、贩运、加工已经成为我县广大湖区渔民实现快速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龙虾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龙虾作为一种外来生物在我国已经存在近80年,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老百姓喜爱,现已逐步从草根餐饮发展成为饮食文化。由于龙虾人工养殖量少,主要靠天然捕捞应市,从目前消费水平来看,小龙虾的自然资源满足不了国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前景广阔。  

  (一)市场潜力大。一是从国际市场看,欧美国家是小龙虾的主要消费国,在美国该虾不仅是重要的食用虾类,而且是垂钓的重要饵料,年消费量6~8万吨,自给能力不足1/3。欧盟和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小龙虾达2万吨。瑞典更是小龙虾的狂热消费国。每年瑞典举行为期3周的螯虾节,每年进口小龙虾就达5~10万吨。西欧市场一年消费小龙虾6~8万吨,而西欧自给能力仅占总消费量的20%。二是从国内市场看,近年来,国内小龙虾消费量猛增,已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小龙虾烹饪风靡全国。紧张的市场供求关系使得龙虾的价格不断攀升。在武汉、南京、上海、合肥等大中城市,一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仅南京市场每年6~9月份,日消费小龙虾达70~80吨。国内外市场小龙虾缺口较大。  

   (二)加工前途广。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6%~20%,干虾米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高于一般鱼类,超过鸡蛋的蛋白质含量。虾肉中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其它食品,且肌肉纤维细嫩,易于人体消化吸收。不仅如此,小龙虾的出肉率达20%左右,可加工虾仁、虾尾、虾黄等,且从甲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几丁质和甲壳糖胺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烟草、造纸、印染、日化等领域。  

(三)农民增收快。我县渔民一般每船每日捕捞龙虾200-1000斤,日获利900-5000元,捕捞龙虾年收入1.5万-7万元,高的达10万元以上。如果开展龙虾池塘精养,每亩产量在300公斤左右,亩纯利润在3000元以上;如果是稻田养殖小龙虾(虾稻连作),根据调研,并综合潜江、荆州等地稻田养殖龙虾的试验(示范)数据,每亩稻田投虾30斤,成本400元,每亩平均收获小龙虾300斤,每亩稻田仅养龙虾的纯收入就可达1500元。龙虾加工也为我县农民增收不少,我县大大小小龙虾加工厂有将近1500农民工就业,每人工资收入(一般三个月)9000多元,好的达12000多元,发展龙虾产业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我县龙虾资源情况和发展现状  

我县鄱阳湖区域总体上水浅,草洲多,非常适宜小龙虾繁殖生长,这也是我县鄱阳湖龙虾在全省鄱湖周边县市产量最大的直接原因,年捕捞产量在1—1.5万吨之间(每年捕捞产量随鄱湖水位和丰水期多少而不同,但遇大干旱季节可能1000吨都不到),占鄱阳湖天然龙虾产量的近1/3,除了新建县,其他鄱湖周边县产量都不到5000吨。如果实施鄱阳湖控水工程后,鄱阳湖龙虾产量至少还有10%的增长,年产量在1.6万吨以上,直接产值1.8亿元(不包括加工运输业)。  

在市场热销的带动下,我县龙虾产业发展加快,以瑞洪、康山区域为主的集捕捞、贩运、加工和烹饪为一体的产业链初具雏形,龙虾产业已成为湖区乡镇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  

(一)以龙虾烹饪为特色的餐饮业发展迅速  

以我县鄱阳湖水域盛产的优质龙虾为基础原料,配以本县调料烹制的龙虾短短数年间迅速走向全县及周边地区。全县大小饭店近千家,其中龙虾烹饪店近百家。在夏季龙虾也是我县城镇居民夜宵、渔家乐的主要消费品种。  

(二)龙虾水产品加工发展较快   

我县现有龙虾分拣冷冻加工厂12家,其中全阜水产食品公司、鄱阳湖水产公司、新生水产公司等有一定规模的龙虾仁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整虾600吨,虾仁300吨,产值4000万元,80%以上经江苏上海等省市出口欧美。  

(三)龙虾市场交易量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全国鄱阳湖龙虾集散供应中心     

近年来,在鄱阳湖龙虾名气提升的推动下,江苏、浙江、安微、湖北外地涌入余干收购、贩运、加工鄱湖龙虾的客商数量逐步上升,瑞洪、康山日均发往全国各地龙虾数量达150吨,占龙虾销售总量90%以上,目前,我县龙虾产业发展虽有规模,但仍存在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科技含量不高,粗放型经营等制约性因素,“十二五”内,迫切需要政府加以宏观指导,政策扶持,以利产业快速发展。  

三、龙虾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龙虾是水产业中生产时间短、创造效益大的水产项目之一。我县从2000年开始在鄱湖大量捕捞小龙虾以来,捕捞产量逐年上升,产供销加工产业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不足,需要认真对待,强力攻关,破解难题。  

   (一)龙虾在繁育生长季节滥捕严重。在 3月20日 — 6月20日 禁渔期间,大的成虾、亲虾和小规格的虾苗虾种均被捕捞上来,龙虾大小不一,虾的质量、规格和价格都无法得到保证,小的幼虾只有1-2元/斤,甚至扔掉,再加上波阳、进贤等周边县渔民过来掠夺性捕捞,破坏了我县龙虾繁育生长,导致我县龙虾开始有资源萎缩趋势,严重制约了龙虾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二)龙虾重捕捞,轻增养殖。小龙虾养殖在湖北荆州等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养殖势头好,但是我县由于有大量天然龙虾资源等因素,农民养殖龙虾积极性不高,也缺乏养殖技术,越来越妨碍龙虾养殖的大面积推进,同时天然湖泊的龙虾增殖放流也没有开展,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  

(三)龙虾等特色水产品市场建设落后。没有大型的龙虾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散乱差,市场龙虾也没有大、小规格之分,更没有鲜虾、原料虾、加工虾等分类商品市场,本地价格与外地价差异大,价格变化大,市场信息不灵敏。  

(四)龙虾加工缺乏品牌、缺少深加工已成为龙虾产业发展障碍。我县龙虾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全部为江苏山东大厂家提供产品和半成品,属典型的贴标生产。加工水平也停留在简单的冷冻和剥虾仁,缺乏深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余干县龙虾产业科学发展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