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农业局治庸问责自查整改工作报告

栏目:自查报告发布:2012-08-30浏览:2848下载159次收藏

县农业局治庸问责自查整改工作报告

根据《县农业局治庸问责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局自4月上旬深入开展了治庸问责整治工作。全局通过发放问卷问、收集网络邮箱信息、邀请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座谈会议等形式,对征询集整理出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取得了良好成效,达到了整改目标。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民主监督,集中排查。一是通过公开举报电话或电子邮箱,设置举报信箱,并在电视、网络媒体上公布,集中排查农业部门“庸懒散软”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严格机关作风管理,确保各项规章落到实处。组织群众评议,认真征求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乡镇农技中心主任、部分农业龙头企业业主及部分群众服务对象对我局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并整理出了农业部门存在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干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等六个问题进行了逐一整改。二是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从个人做事缺乏激情、缺乏担责气魄、不敢直面矛盾以及高效服务等系列问题,认真进行深刻剖析,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自查报告,认真开展好自查整改工作。

(二)查找问题根源,转变作风。紧扣“治庸问责、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全体干部职工针对工作中表现出“庸懒散软”等系列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有针对性地限期进行整改。6月18日,局党组召开了以“保持党的纯洁性、治庸问责、创先争优”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清军从学习、工作、作风以及“三农”服务等方面,认真总结和分析近期党组工作情况,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他班子成员分别就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深刻分析;局各党支部针对单位和个人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各种形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展开讨论,并将召开民主生活情况以书面报告上报给局治庸问责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强化党性教育,树立典范。我局紧扣“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聚合力、治软正风气”活动主题,抢抓“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机遇,扎实做好涉农服务“三亮三比三评三创”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我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先后围绕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等内容,结合岗位特点,学习了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肖明、“食品安全卫士”张文峰的先进事迹,观看了革命历史《忠诚与背叛》电教片,邀请县委党校副校长秦立斌上《在深学党史中保持党的纯洁性》辅导讲座,原原本本学习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读本》、《党章》、《廉政准则》和《公务员法》,并于6月1日集中进行了闭卷测试。学习期间,全局干部职工人平撰写学习心得2篇,做读书笔记近8000余字,收集职工自撰警句155条。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得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纪国法意识进一步强化。二是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实现新赶超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在“七·一”前夕组织局35岁以下干部职工举办“立足本质创一流、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演讲比赛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立足本质岗位创先争优,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党旗增添新的光彩。同时,结合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一批干劲强、作风硬、爱岗敬业的工作表率,整治一批“庸懒散软”、群众意见大的反面典型,掀起农业部门治庸问责活动新高潮,确保达到治庸提效工作目标。

(四)强化检查督办,狠抓落实。为进一步落实治庸问责工作,我局从各项涉农工作入手,将治庸问责落实到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去。一是动植物疫病防控有新成效。全县柑橘重大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控,争取县财政、移民部门投入疫病防控经费近200万元,采购杀虫药剂谷瑞特9.2万袋、敌百虫8.02吨、红糖139.25吨,应防控区普遍施药2-3次。春夏两季完成动物免疫注射猪瘟疫苗45.1万头次,密度达99.2%;动物防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均达到省级标准。二是农业执法监管有新作为。全县累计出动执法车辆244车次,检查经营门店395家次,查获不合格农药1251瓶(袋)、没收种子56公斤、退市化肥26吨;调解农资纠纷25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2万元。实施生猪检疫32.3万头次,检出不合格生猪170头,处理不合格肉产品6755公斤。开展农机、渔船安全大检查,全面扫除“安全死角”,实现农机安全事故零目标。三是精简行政审批环节。认真梳理局直各相关单位行政审批事项流程,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优化发展环境。共精简审批环节21项,审批时限平均提速45%。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深入排查出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退化。服务“三农”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创先争优意识不浓。二是思想僵化。疏于学习和思考,工作创新不够,缺乏前瞻性和工作亮点,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

(二)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以钱养事”的农业服务机制不够完善。部分乡镇涉农服务人员思想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不作为,少作为,有的是拿了钱也不做事。二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完善。土地流转平台和制度不健全,局部地区撂荒现象严重,空闲土地不能及时向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集中,千家万户的生产管理格局难以突破,导致产业规模经营效益较低。三是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够完善。半山地区缺乏主导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三)监督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怕管理。缺乏管理的勇气和责任,不能有效的利用政策和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二是不管理。少部分干部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对棘手问题不能坚持原则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农业局治庸问责自查整改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