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十一五志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12-08-30浏览:2733下载258次收藏

临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十一五志  

【机构沿革】临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身为临夏市技术监督所,成立于1992年,隶属临夏市经贸委,2000年经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更名为甘肃省临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隶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止2010年,内设办公室、标准计量代码管理办公室、质量食品监督管理办公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办公室及稽查队五个机构,有在职职工14人,其中公务员5人、事业干部1人,工勤人员6人、临时雇佣工2人。干部职工平均年龄38岁,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6人,中共党员8人。  

【质量兴市】2006年至2010年,在全市大规模开展了“质量兴市”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共建立7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全部纳入到定期监测范围,启动并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了对清真牛养肉定点屠宰场的监督与管理,市区进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标准覆盖率达到98%,产品质量稳中有升,形成了一批有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和企业;建成了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最大限度的加强了对药械的监管,彻底解决了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范围经营药品问题以及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问题;建立起对食品生产、销售及经营单位和个体的有效监管体系,启动了食品质量不合格召回制度,小食杂店、流动小摊点无证照经营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经营户、餐饮业食品及其原材料采购索证验收登记制度建立并实施,食品加工小作坊得到了有效规范和管理,生产领域食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流通领域实现食品销售有qs质量安全标志;对市内10类消费品零售批发企业建立了档案,加强了监管,严厉打击了制造和销售“黑心棉”的违法行为,基本消除了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等使用禁用原料或限用原料、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不按规定标注警示语等违法行为;在交通、商贸、旅游、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全面推行服务行业标准化工作以及开展了“公开透明、诚信服务”活动,“话难问、脸难看”的现象进一步减少,已建立起旅游服务满意度调查制度,不定期向游客进行调查,满意度达到93%,完善了旅游服务质量监控网络;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按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全面实施工程监理制度,加强对施工每一细节、过程的监督,确保了在建工程的质量。通过“质量兴市”工作的大力开展,全市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确保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政执法】十一五时期,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4025人次,执法车辆1640台次,执法检查生产企业2650户次、销售企业及店铺2425户次,查处各种质量违法案件380余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达200余万元。2006年,积极组织开展了农资市场、建筑材料市场、食品、化妆品及烟花爆竹等的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工作,执法检查生产企业452户次、销售企业及店铺420户次,查处各种质量违法案件72余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达40余万元。2007年,组织开展了农资、汽车配件、建筑材料、食品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执法检查生产企业460户次、销售企业及店铺430户次,查处各种质量违法案件75余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达50余万元。2008年,组织开展了农资、汽车配件、建筑材料、食品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执法检查生产企业440户次、销售企业及店铺425户次,查处各种质量违法案件65余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达56万余元。2009年,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精神,深入开展了“农资、农机、家电”下乡产品专项检查活动,严查制造销售有效含量不足的化肥、农药以及不合格农机具的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农药的违法行为;严查无"3c"认证和销售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违法行为;严查利用标识进行质量欺诈的违法行为。期间,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检查农资、农机、家电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十一五志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