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雷锋精神学习读本》读后感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2-08-24浏览:2643下载203次收藏

像钉子一样勤奋钻研,像螺丝钉一样敬业爱岗

 

 

螺丝钉,就其体积和本身的价值而言,它微乎其微,但一旦设备拧上了它,它的“恪尽职守”才使得设备得以正常运行。钉子,看似小,其本身的力量却也是不可估量的,凭借着“挤劲”和“钻劲”,它瞄准目标,锲而不舍,最终得以穿透厚实的木板甚至是钢板。诚然,它们是两样最不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物件,却因承载着两种质朴而可贵的精神大放异彩,这便是敬业爱岗与勤奋钻研,也是当代雷锋精神的诠释。  

 1963年3月5日 ,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端着钢枪、头戴棉帽的憨实小伙子——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全中国人民争相学习的榜样。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的持续倡导和时代的呼唤下,雷锋精神世代传承并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掏粪工”时传祥、“油田铁人”王进喜、“当代保尔”张海迪、“人民公仆”孔繁森和“90年代活雷锋”徐虎、“马背医生”吴登云等一批先锋战士留下的氤氲,在全国人民的嗅觉下作用起来,“真善美”、“爱憎分明”、“无私奉献”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雷锋精神的精髓和符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中国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三十余载后,于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人说,在这样一个物质条件充裕、生活起居便利的社会环境下,雷锋精神已被世人逐渐淡忘,然而我却认为时代的变迁反而使其历久弥新,并顺应时代的特征而更多的在职业道德领域发挥着作用。15年来累计献工将近2000个工作日的“雷锋传人”郭明义让我们看到了敬业;75岁坚持数十年在天安门广场上捡垃圾的刘玉珍老人,让我们看到了坚守;靠捡垃圾堆里的书看,最终考上名牌大学,在微博上被网友称为“励志姐”的41岁拾荒女和创造奇迹般nba生涯的篮坛新生代巨星林书豪,则让我们看到了锲而不舍。学习雷锋的“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雷锋精神学习读本》读后感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