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工委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施方案
街道工委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的通知》
(九龙坡委组织【2012】68号)文件精神,构建黄桷坪地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党工委牵头、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充分整合、共驻共建共享”的思路,优化组织设置,整合党建资源,规范运行管理,扩大区域互动,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内容
(一)创新设置,构建区域融合的组织体系。
突破行政级别、行业地域限制,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大党委为基础、功能性党组织为补充、辖区社会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大党建组织构架。
一是建立“黄桷坪地区大党委——社区大党委”二级组织构架。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辖区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及其他重要社会单位党组织为主体,建立黄桷坪地区大党委;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辖区微小型企业、分散的培训机构及其他社会单位为主体,建立社区大党委,形成“黄桷坪地区大党委—社区大党委”二级组织构架。街道党工委书记为地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其他重要社会单位党组织书记为副书记或委员,街道党工委委员为班子成员,同时,街道党工委委员分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社区党委书记为第一副书记,其他社会单位党组织书记为委员。
二是构建“街道党工委——功能性党组织 行业、产业联合党组织——个性化党支部 ‘1 2 3 x’特色党支部”组织体系。针对流动党员,建立黄桷坪地区红风筝党总支,下设3个“红风筝党支部”;针对区域产业、行业业态分布,建立创意产业联合体党支部、门窗材料分会党支部、物流行业联合党委。针对党员年龄结构、兴趣爱好、家庭住址等情况,建立个性化党支部和党小组;按照“1 2 3 x”(即:1个支部,2名居民小组长,3名及以上党员,x个社会单位党组织)模式,建立特色党支部,消除组织“空白地带”。
(二)创新项目,培育区域共建的党建品牌体系。
结合党建工作基础和区域特色,创新思维,研究制定党建工作重点项目,打造精品,以点促面,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科学制定项目。按照“1 8”的模式,即在街道和8个社区党委两个层次分别确定和实施重点项目,街道主要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七一党建工作法”、“红风筝”党支部、真情黄桷坪“十大行动”4个重点项目;8个社区分别实施“1 2 3 x”网格化管理、“爱心呼唤器”、党员“心灵港湾”、“4050”人员服务站、 “贺大姐聊天室”品牌等8个项目。二是实行台账式管理。将街道、社区的12个党建重点项目,建立明晰化台账,包括项目名称、目标任务、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完成时限、阶段性工作安排等内容。每月召开1次由党工委书记主持的工作例会,相关责任领导、责任人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党工委书记提出工作要求。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制定《黄桷坪街道党建重点项目考核办法》,将工作完成情况作为“七一”评先评优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并与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经费挂钩。
(三)创新载体,健全区域共享的服务体系。
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城市公共服务需求多元化、精细化的趋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载体,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开展组团式服务。整合服务群众的社会资源,试点建立“1 2 3 x”特色党支部,推行网格化管理,广泛吸收社区文艺骨干、居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等,组建分专业、分类型的网格服务小组,定期开展网格服务员工作例会,明确阶段性工作思路和内容,包片开展“健康进网格”、“文化进网格”、“法律进网格”等组团式服务。
二是设立爱心储蓄银行,
街道工委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统筹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实施方案
本文2012-08-17 20:06:12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