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质找矿三光荣精神征文一组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2-08-14浏览:2111下载140次收藏

 

 

 


互联网上的一条微博如吹沙见金,让全社会惊喜地看到浙江地质七队的精神光芒。这光芒照亮了全国各地的人们,使他们为地质人的精神所感动;这光芒瑰丽夺目、历久弥新,是中国地质人之魂。

  中国地质人是带着使命“出生”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化建设离不开地质先行,离不开资源保障。为了实现新中国工业现代化,无数地质人奔向与世隔绝的崇山峻岭、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用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找矿成果,诠释自己的忠诚,彰显自身的价值。

  几十年来,地质人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共和国建设的每个时期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地质工作经历了一段萎缩困顿时期,仍有一大批地质人坚守精神高地,满怀光荣与梦想,克服各种困难,保留了地质找矿火种,推动地质事业前行。薪火传递,迎来了地质事业又一个春天。

  地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地质工作者必须扎根山野,必须面对艰苦,必须忍耐寂寞。为了地质事业,他们放弃了花前月下甚至天伦之乐。每个地质人身上都有写不完的故事。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这些故事充满严寒酷暑、艰难险阻与伤痛离别。但对地质人来说,自己的经历则充满了翻山越岭的激昂和幕天席地的豪迈。地质人能在一块石头上看出美丽的图画,能从山谷的风中听出醉人的交响,能在璀璨的星空里找到心灵的慰藉。浙江省委组织部一名曾在七队基地和地质队员同吃同住的官员曾这样说,在地质队员身上,他找到了久违的理想之光。我们从这种对地质事业纯粹的、深厚的爱中,读出了中国地质人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许多时候,精神的富足比物质的富足更重要。精神的富足在于找到并坚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在于为实现理想与追求而不竭努力与奉献。相比于所发现的富饶宝藏而言,地质人拥有的物质财富也许并不多,但他们的精神无疑是富足的——他们拥有既让社会感动又使自己充实的永不磨灭的“三光荣”精神。

  如果把地质人比作树木,他们是扎根发芽于岩石或者荒漠中的。艰苦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顽强旺盛的生命力,造就了他们无畏的开拓创业精神。所以,我们看到,七队地质人即使在地质工作最困难时期,仍保留一支地质找矿队伍。同时,他们勇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自身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其实,有这样精气神的,绝不只是七队。我们在很多地质队,都会明显感受到同样的地质人的闪光精神:他们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队伍团结起来,充满战斗力;老地质队员言传身教,年轻队员迅速成长;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地质队员幸福感日益增加……

  就像七种色彩汇成阳光,不辱使命、乐于奉献、开拓进取、昂扬向上,汇成了中国地质人之魂,闪烁着永不磨灭的耀眼光芒。今天,由浙江七队又一次点燃的地质之光,不但再一次照亮了全社会,也必将照亮我国地质事业未来的发展道路。

 

 

 习惯了深山找矿的浙江七队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中的一群被遗忘的人。整体发展零负债,人年均收入7万多元,职工在优越地段拥有住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七队不仅没有被冲垮,反倒获得地质事业大发展,职工幸福指数逐步攀升。

  七队能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有着创新的动力与发展的活力。国土资源系统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地勘队伍今天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出路都在创新。这个结论意味深长。

  创新,既是创造力的释放,也是创造力的标志。也就是说,对别人没有想过、干过的事情敢于去想,勇于去探索和尝试。正是凭借这种勇敢激情,人类才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正是有赖于这种魄力胆识,中国才能够在改革开放中大跨步前行。中国地质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也同样如此。

  我们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宏观经济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地勘单位赖以生存的计划经济体制离我们越来越远。在这个过程中,矿业市场的先抑后扬,让国有地勘单位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对地勘单位而言,创新,就意味着要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开阔视野,转变观念、认清形势、把握趋势、与时俱进,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佳的方式走出一条全新的改革发展之路。

  我们看到,浙江七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地质找矿三光荣精神征文一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