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财政局局长一把手廉政党课教案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12-07-18浏览:2513下载228次收藏

同志们:
    根据市纪委的要求,今年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围绕“以人为本,勤廉为民”的主题讲一堂廉政党课。今天,我着重就牢记为民理财,坚持廉洁从政,努力推动xx财政事业平稳快速发展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财政部门是腐败案件高发区,要始终保持高压反腐态势
 财政部门是政府全部活动的公共账户,是党和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根据腐败理论,腐败主要集中在“人、权、财”这三个重要环节,而财政部门掌管着财政资金这种非常稀缺的公共资源,财政干部自然就成了逐利者争相逢迎、拉拢的对象,财政部门也逐渐成为腐败案件的易发高发区。《人民论坛》杂志曾经搞过一个“官场也高危”的特别策划,44%的受调查者认同“官场高危”这种观点。相比较而言,我觉得财政部门的腐败风险更大,财政岗位的危险系数也更高。在中国腐败高发部门排行榜中,财政部门排第六位,危害指数为75%,影响指数达85%。
根据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2005年至2010年期间,我省财政系统共立案575件,涉及594人,占全省系统财政干部总人数的2%,平均每年财政干部发案比例为0.3%,每4天就有1人因违规违纪受到处理。从我市来看,近6年来我市财政系统共立案23例,涉及人数33人,处分31人。这种发案率在各个部门当中是相当高的,特别我国近几年查处的原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朱志刚受贿案,原江苏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美芳受贿案,原云南省原财政厅副厅长、省政府金融办公室原主任肖晓鹏贪污受贿案,以及原鄱阳县财政局经建股股长李华波卷巨款外逃案等大案要案,给财政部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有些干部可能会认为认为自己职务低,权力小,既无财权,也无事权,腐败风险不大,对党风廉政建设持一种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态度。事实上,“财政岗位高危”是一种普遍现象,财政干部人人都有腐败危险。在我省财政系统已经结案的594人当中,处级以上干部6人,科级干部33人,科级以下干部507人。可见,普通干部已经成为腐败案件发生的重灾区。因此,所有的财政干部无论你是不是领导、管不管资金,都不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旁观者”、“局外人”,都不能说自己在廉政方面绝对没有任何风险。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守大门的抬抬手就能把乱找门子、乱拉关系的人放进来;搞修理的顺顺手就能牵个水管子、灯管子回家,这些也都是权力,都是腐败风险。
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对干部职工最大的关心、最大的爱护来抓。“财政岗位高危”现象警示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两个安全”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职责来抓,不重视或者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不抓大事的表现,就是严重的失职。各科室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本科室、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及时发现腐败的思想苗头,将腐败消除在萌芽状态。从今年开始,每年要安排三分之一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干部职工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干部职工和联系业务单位要对述职述廉进行公开点评。对发生的腐败案件,不仅仅要严厉处罚直接责任人,还要追究科室负责人和分管局领导的责任;每个干部职工时刻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做到“谈钱不乱心,见钱不贪婪,赚钱不越轨,有钱不奢侈”,绝不能为钱财所腐蚀,绝不能因为金钱而毁了事业,毁了前程。
二、财政反腐倡廉面临严峻挑战,要时刻注重查找廉政风险
近年来,局党组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着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建立了廉政文化长廊和专(兼)职纪检监察员制度,并针对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还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了公车消费电子监管、强农惠农资金电子监察等二十多个系统,逐步实现财政资金透明化运行和信息化监管。毋庸置疑,这几年来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是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放心的。
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的看到我市财政系统反腐倡廉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虽然近年来我局没有发生过腐败案件,但消极腐败的因素从来就没有彻底消停过。特别是在今年的内部审计中,我们发现政府采购办十多年以来的单位往来账账目不清,账务处理程序不规范,往来科目设置不合理,账户资金管理非常混乱,存在严重的腐败风险。这不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暴露了我市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财政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淡薄。我们当中有些财政干部长期在重要岗位工作,养尊处优,阿谀奉承的人多,指出不足的人少,逐步放松了思想改造,淡漠了廉政意识,不知不觉中滋生了优越感和特权思想;有的干部认为坐高档车,住高级宾馆,这是“门面”需要,打牌赌博、吃喝玩乐,这是“应酬”需要,搞豪华装修、购高档用品,这是“办公”需要,只要自己做得不太过份,纪检监察部门就查不到自己头上,反腐倡廉也不过是走过场、搞形式;有的干部觉得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是没本事的表现,是吃亏的事情,认为自己每天和钱“打交道”,理所当然要得到较多的回报,即使谋不到官也要谋点财;还有的干部钻“法不责众”的空子,“绑架”集体搞腐败,觉得即使被发现了,自己也可以推脱责任等等。“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的贪污腐化都是从思想上开始的。这些消极的思想认识,已经成为我局反腐倡廉的突出隐患。
    二是财政管理仍有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有些财政资金尤其是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权力制衡机制不完善,人权、财权、事权过分集中于某些岗位,自由裁量权空间大,很容易导致权力寻租;有些科室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不规范,资金渠道纵横交错,存在多头开户和重复开户情况,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会计工作基础较薄弱,对会计科目的设置,特别是往来明细科目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对会计资料的收集有所欠缺,会计人员的变动性时,不能完整、准确、负责任地做好会计的移交工作,导致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不强;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局虽然制定出台了不少管理制度,但规定不具体,实施细则不明确,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财政监督机制不健全,手段单一,重外部监督,轻内部监督;重对下监督,轻自身监督的倾向比较严重,对部门预算和项目的审查流于形式,对资金的运行缺乏事前和事中监控,对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还不够深入,对财政专项资金和预算单位的管理监督还相对薄弱;机关财务管理仍然还存在漏洞,发票制度执行不够到位,报帐制度不严,不少工作人员出差回来不仅报销了差旅费,还将一些“餐费”、“招待费”等发票同时报销,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
 三是消极腐败现象在财政部门还比较集中。消极腐败主要表现为奢侈浪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但与那些明显触犯法律规范的贪污贿赂型腐败犯罪行为相比,其造成的危害毫不逊色,毫不“消极”。有网民指出,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四个危险”中,消极腐败危险是险中之险。据我观察,消费腐败现象在财政干部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有些干部认为只有贪污受贿才属于腐败行为,而“吃点、喝点、玩点、用点”根本算不上什么腐败,当有人送来烟、酒、土特产等小礼品、“小意思”时,往往放松警惕;有的干部还存在一定的“财老大”思想和一些不良风气,接待不热心、解释不耐心、受到批评不虚心,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有些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标准不高,执行力不强,作风不深入、不细致,存在幼稚、糊涂、懒惰、麻痹、迟钝、浮躁等问题;有些干部理财思维陈旧,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执行制度不严格,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对财政事业发展的影响比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更加广泛、更加深层。
 四是财政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严重缺失。这些年,我局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制度,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少科室单位将这些制度规定束之高阁,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科室单位只是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抓制度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常常用文件来落实文件,用会议来落实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财政局局长一把手廉政党课教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