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2-07-16浏览:2597下载258次收藏

在全市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集中精力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认真履行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全市各级各部门及政法综治维稳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和谐昆明的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全市平安和谐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刚才,我们对2009年度综治维稳工作的先进进行了表彰,杜敏同志对全市综治维稳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请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就推进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强调“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2009年底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政法维稳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今年以来相继召开的全国、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强调指出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必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到社会建设的整体格局中来谋划,放到三项重点工作的总体部署中来考虑,特别要通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对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中来谋划、来推进。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客观上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增多,既促进了经济发展、激发了社会创造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维护自身权利意识明显提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强烈。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探索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机制。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看,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党所处历史方位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衡量和检验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才能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党和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快速走向现代化的时期,往往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社会矛盾急剧增多的时期。我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时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必然会在我国相对集中的时间里表现出来。如果社会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建设,将会导致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增多,甚至失去发展动力。昆明作为省会中心城市以及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社会建设的先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反映在社会管理中更具先发性,聚发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经济建设“一手硬”、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有的思想重视不够,把社会建设作为软任务,甚至认为抓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多了,会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有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只是停留在会议、文件和一般号召上,没有真正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落实到行动上。有的投入不足,无论是在领导精力上还是人力、财力、物力上,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投入都不明显。有的能力不适应,不出事不重视,出了事就捂、推、拖,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管理也是生产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一定要主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  

  第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着力提升综治维稳部门维稳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良好的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形势呈现出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的新特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大量存在,维稳形势错综复杂。昆明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承担着全省三分之一的刑事案件、四分之三的民事案件、五分之四流动人口的执法管理任务,维护稳定的任务异常繁重。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整个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社会管理面临许多从未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以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杂人员为重点的人口管理问题突出,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中小旅馆、出租房为重点的治安难点大量存在,以黑恶势力犯罪以及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危害加剧,互联网的“双刃剑”作用日益明显。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出我们在社会管理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对人、地、物、事等社会治安基本要素的管理,无论是在理念、机制还是手段、方式上,都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而综治维稳部门的编制配置、人才建设、技术装备和司法保障水平,以及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方式与处理日益复杂的矛盾纠纷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要掌握工作主动权,就必须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综治维稳工作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制约和保障性困扰,不断提升维稳能力,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   

     总之,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时代的选择、人民的期望、历史的重托,是一项非抓不可,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务必清醒地认识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要清醒地看到各地各部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空档和盲区,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工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按照社会管理人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司法服务高效化的要求,健全社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