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清风伴我行演讲稿集锦
待到“廉”花开满池
小学时,我曾做过这样一道小学数学题,题目是“池塘里有一片莲花,第一天开一朵,第二天开两朵,第三天开四朵,后一天莲花的数量是前一天莲花数量的两倍,到第九天的时候,莲花开满了半个池塘,问莲花开满整个池塘需要多长的时间?”答案是:因为后一天莲花的数量是前一天莲花数量的两倍,所以第十天的时候莲花就会开满整个池塘。
这道数学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只是小时候的我只知道解题却没有发现其中的道理。现在,当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检察官,回过头来细细品味,却发现其实很小的时候,为人为“官”的道理早就写在这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里,那就是廉政的力量。
廉政是一种积累,它让你收获的越来越多。坚持廉政就像是池塘里的莲花,随着时间的积累,莲花的数量会成倍的增加,并且积累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我们检察官在办理案件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人的请托说情。我们第一次拒绝,他们可能怀疑;第二次拒绝,他们可能仍然不信任。但是,如果我们每次都拒绝当事人请托说情,那么,在这一次次坚持的过程中,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就会不断地累积。最终,无需我们的解释,人民便确信我们定会秉公办案,配合我们的工作。这就是坚持廉政的力量,也是取信于民的力量。
廉政是不要放弃,它让你失去的越来越少。我们无视廉政问题的时间越早,我们失去的就会越多。放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是这样的情形:如果我们刚入职单位几年就贪污受贿,那么我们这一辈就完了,前程尽毁;而如果我们临近退休时,没有坚持住,贪污受贿了,那么我们的下半辈子就完了;如果我们能够善始善终坚持廉洁从政直至离开工作岗位的最后一刻,那么我们不仅待到莲花开满池,更收获了满满一车的莲子和莲藕,更收获了一生的幸福。或许,这就是古语所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吧。
廉政是一种信仰。检察官职业不只是一份赖以谋生的工作,同时也承载着世人对公平正义孜孜不倦的追求,肩负着伸张正义的重托。正是怀揣着法律人所特有的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求和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我们才选择了检察官职业。选择了检察官职业就意味着要远离尘世的喧嚣,耐得住寂寞;要做“苦行僧”,将自己的物质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要将人民是否满意而非金钱的多寡作为衡量事业成败的标准。检察官职业之美,是“濯清涟而不妖”般的朴素之美,但也正是这种含蓄的美、深沉的美,才使人们在驻足欣赏时产生惊艳的感觉;也正是对这种美的追求,才使得我们的检察官在工作压力面前,选择了隐忍和坚持。
廉政是一种奉献。被媒体誉为“中国保尔”的检察官马俊欣,从检25年来,克服身体残疾的困难,以视检察事业如生命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样在我身边,也有很多很多像马俊欣一样甘于奉献的检察官,他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自己的信仰、坚持着自己的追求,把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他们所热爱的检察事业,为xx的发展、稳定、和谐贡献着力量。
工作和生活中,要将廉政落在实处,除了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同时也要积极作为,做到勤政为民。检察官应当树立人民情怀,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检察官不能就案办案,既要追求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又要追求社会效果。既要秉公办案,又要体察社情民意;既要精通法律知识,又要关心百姓冷暖。当一个人拥有了人民情怀,肩负起社会廉之责任,便具备了抵制腐败的能力,那些渴望公正的眼神才是升华你的力量。
如果可能,我愿化身为一朵白莲花,悄然盛开在苍茫天地间,或者,做一颗小小的莲子,即使沉睡千年,依然坚忍地等待,再不然,就做一团莲叶吧,给夏日带去一片沁人心脾的清凉。莲,是一首古老的童话,总是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检察官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力量,要想做到莲之高洁,必然要经历莲在淤泥之初的挣扎,人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磨炼自己,才能拥有纯粹和高尚的人格。作为一名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身处之环境可谓复杂,更应有一种生命的自觉、成熟的理性,勤加拂扫思想上的尘埃。正如炎热夏季的水中的莲花,向世人展示的是高尚的品行和清凉的智慧,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向人民群众展示新时代检察官的良好形象。
《士兵突击》中班长史今对许三多说了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都开着花呢,可漂亮了”,正是这句话激励着许三多从一个呆头呆脑的农村娃历经艰难坎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特种兵战士。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我们,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让心中的那朵“廉”花始终绽放,细细想来,人生亦如这莲。此生我们无缘化身为莲,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留存一掬荷塘般纯净的水,保持一颗莲花般纯洁的心,拥有一份莲子般不渝的情。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里种一塘莲花,用心栽培,持之以恒,待到“廉”花开满池,收获人生最绚烂的风景。
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说廉洁是一朵花,它虽没有牡丹的华丽,没有丹桂的馨香,却宛如一朵莲花纤尘不染;如果说廉洁是一首歌,它虽没有悠扬的旋律,没有动人心弦的辞章,却好比一串鼓声铿锵有力;如果说廉洁是一首诗,它虽没有流光溢彩的辞藻,没有荡气回肠的感染力,却恰似一座丰碑质朴无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来宾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要留清白在人间》。
廉洁就像一棵青松在人们心中亘古不变,翻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总是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北宋时代的包拯,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明朝的海瑞,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博得举国爱戴;清代的于成龙,一身清廉,蜚声朝野。现代的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
他们在史书中、故事里、歌声中传唱……他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敬廉崇洁”是他们共同的美德,我们的民族就是因为坚守着这份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才得以繁荣昌盛。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近段时间,上至中央高层领导,下至基层普通党员,都在传诵“草帽书记”——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淡泊名利、不懈追求,“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的传奇人生和感人事迹,让人在热泪盈眶中见证了一种“伟大”,一座“丰碑”。杨善洲很“穷”。从1951年工作到去世前,这位正厅级退休干部攒下的钱还不足1万元;一直到2006年,才在老家新盖了一栋砖瓦房。杨善洲却又最“富”。在创建大亮山林场的20余年时间里,他把改变贫困落后地区面貌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5.6万亩绿色生态屏障,为世人留下了享之不尽的财富。
“贫穷”与“富有”,看似相距遥远,实则近在咫尺。个中区别,缘于一种心境、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杨善洲这位老党员给出了最完美的诠释——他拒绝了绿化大亮山应得的高额提成和奖励,把3亿元的林场无偿交给国家……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有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某些党员干部心中的“私”和“羞”,让我们读懂了“贫穷”与“富有”、“快乐”与“幸福”的真谛。
“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社会急遽变革、世事不断更新的今天,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金钱、美色等诱惑化作糖衣炮弹,又令多少人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心生“贪”念,丢失了道义,丧失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信仰,失足坠入堕落的深渊!
他们在觥筹交错中丧失了原则,迷失了自我;在金钱美色中忘记了责任,背弃了誓言;在来来往往中,筑大了自己的“小家”,侵蚀了人民的“大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贪念啃噬着他们的灵魂和生命,同样啃噬着国家的财富和人民的利益。一个人如果做不到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也就失去了做人行事的基本品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失去了立身之本。
重庆市原公安局副局长文强作为一个受党培养多年的高级干部,一个让群众拍手称道的打黑英雄,何以会堕落成腐败分子、沦落为人民的罪人?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文强和许多腐败分子一样,背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了谋私的手段,享乐的宴堂!无数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高高悬起的法律和正义之剑,又岂能容忍他们的肆无忌惮?看,一个个反腐大案浮出了水面;一个个贪官污吏纷纷落马,他们最终得到的是什么呢?是法律无情的公正审判!
我们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也是反腐败的重要职能部门,身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又立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责任,因此广大干警要从大处着眼,小事入手,谨小慎微,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在利益和荣誉面前“心如止水”,时时警醒自己,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坚持自律的道德追求。
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的长度虽说有百八十年,但于历史长河,却如夜空中匆匆划过的流星,倏忽而过,一闪即逝。若洁身自好,坦荡无私,生命便可常葆生机与活力;反之若污秽贪婪,锒铛入狱,生命会顿然失去光彩,纵或侥幸脱逃,却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在忧惧与不安中苟度时日,纵有金山银山,又有何幸福可言?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坚信:只要我们立身中正,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禁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身子扑在事业上,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一定能在干净干事的事业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我不禁轻声吟起:“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的检察情
时光飞梭,我毕业后到检察院工作已有三年的时间了。经过三年的历练,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大学毕业生慢慢成长为一名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三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最深切地体验到了检察工作的苦与乐,也使我明白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工作,虽然物待遇质清贫,但有一群怀着崇高理想和追求的人却不计名利、甘于清贫,默默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奉献于检察事业。他们的形象就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丰碑,点亮着每个人前进的方向。这些鲜活的人就真真切切地活在我的身边,他们的高尚行为每天都在我的身边演绎着。他们的高尚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起片片涟漪,到达了我的灵魂最深处,让我无时无刻地不在为他们而感动和震撼着。我用三年的时间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和追求价值的方向,我明白了检察工作就是我要追求和奉献的事业。
至今仍清晰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那时,由于不知道工作的具体内容,所以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感到有些神秘,确切地说,有点不着实际的空幻。但是,当我每天都去重复地去做一些诸如盖章、整理文件、通知会议等琐碎事情时,原先心中保留的那种对工作的自豪感逐渐不复存在,继之而来的是有些失落。在我原来的臆想中,检察院是一个“干大事”的地方,而现在我每天做的又是一些什么事情呢?做这样的事意义何在呢?带着这种疑问,我原先对工作的热情骤然下降,情绪开始低落,办事时心不在焉。在我思想出现起伏的时候,一名老同志以他在检察院的工作经历与我做了一次促膝长谈。他认真倾听我的“烦恼”倾诉和诸多疑问,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沉默不语。在这种坦诚地交流中,不知不觉我们打破了心理隔阂,消融了年龄代沟,找到了对事物认识的一致与共同之处,取得了共识。他在整个交流中尤其显得耐心而真诚,他的这种精神让我感动。正是他的点拨,帮我扭转了思想认识误区,使我进一步认清了检察工作的性质,打消了我心中的迷茫,使得我及时调整、转变而逐渐适应了工作。感谢这名老同志对我的帮助,它体现了一名老同志对年轻同志的关爱,发扬了检察工作中所形成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作风,形象地阐述了我们的事业始终保持青春活力的源源不断动力所在。作为一名检察人,我会自觉继承发扬这种精神,将检察人的关爱之情传承下去。
工作三年来,许许多多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勇于奉献的人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一直不曾忘记。办公室的一位老内勤,辛勤从检工作三十年,长期单一的坐姿以致颈椎弯曲,可是他从不把这作为工作的资本,从没有向院领导要求解决什么职级、待遇,而是继续默默无闻,在本职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奉献。还有反贪局的一名同志,因为常年在外奔波办案,回家少的缘故,以致家中上小学的儿子见了他都变得有点陌生。此外,还有倒在工作中的反贪局长陈海宏,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名检察干警对工作的奉献。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检察工作的时代精英,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践行了新时期检察干警精神,他们给我们很好地阐述了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奉献,什么是付出。正是有了他们这样的可爱的人,我们的社会才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惬意和美满。
我常常在想,是什么让我们检察工作者如此深爱自己的工作。肯定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不是权力,因为这些东西能带给人的只是感官的片刻愉悦感而非心灵深处长久的快乐。也许,正是责任和使命感才让我们如此甘于清贫和寂寞。有了责任和使命,我们才能以一种对检察事业负责的态度,自我加压,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甘于付出,不断推动我们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检察院工作的日子里,我时刻在感动着,这里有最真切的情,有最温馨的爱,有最美好的榜样,有最动人的故事,这也是我深爱这份工作的原因所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xx,来自xx省人民检察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念一世界,一步一人生》。
人生漫漫长路,诱惑无处不在,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幻象,时刻撩拨着脆弱的神经,诱惑着空虚的心灵。廉贪荣辱、功过得失仅在一念之间、一步之遥。
从事检察工作几年来,我经手的职务犯罪案件近百起。每当想起犯罪嫌疑人充满悔恨的双眼、瑟瑟发抖的双手,我都禁不住要问,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歧途,迷失了方向。我想,可能就是那一念的差别、一步的距离吧。当他们萌生贪赃枉法的那一念时,当他们迈出愧对人民的那一步时,他们的人生-----已迥然不同。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
检察院清风伴我行演讲稿集锦
本文2012-07-12 06:38:51发表“演讲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219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