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县消除麻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2-06-14浏览:2024下载251次收藏

xx县消除麻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易引起暴发流行。2005年我国政府作出国际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  

我县自1978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当年全县麻疹发病135例,发病率为109.48/10万,降至2011年的2例,发病率为1.34/10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近5年的发病情况来看,2007年发病3例,发病率为1.9/10万;2008年发病1例,发病率为6.96/10万;2009年发病15例,发病率为9.45/10万;2010年为零发病;2011年发病2例,发病率为1.34/10万,与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差距较大,麻疹发病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全县消除麻疹工作形势仍较严峻,任务艰巨而繁重。为如期实现我县2012年基本消除麻疹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与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免疫规划工作规范稳步发展,根据《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甘肃省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007-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及《张掖市消除麻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指标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全县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  

(二)工作指标  

1.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98%以上;15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  

2.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  

3.在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次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  

4.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和调查处理率达到100%。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48小时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100%,血清检测结果7天内及时报告率达到100%。  

5.全县麻疹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时,麻疹监测病例中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2/10万以上。  

二、   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宣传普及以麻疹为主的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二是坚持依法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三是坚持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传染病管理原则,各部门对本行业防控工作负具体责任,各乡镇政府对本乡镇消除麻疹工作负总责。  

三、技术措施  

(一)免疫预防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的基础,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通过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和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等措施实现。  

1.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是控制麻疹的关键措施。各乡镇要按照《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要求,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工作;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的建设与管理,明确责任区域,认真履行目标儿童摸底、筛选、预约、通知、安全接种等各项职责,使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100%。县卫生局要制定麻疹查漏补种方案,在2012年3月,严格按照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程序,组织开展全县范围内的麻疹查漏补种月专项行动,切实落实麻疹及含麻疹联合疫苗的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确保以乡镇为单位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达到99%以上。实行预防接种门诊日接种制度,提高及时接种率。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保证接种质量,提高运转成功率。建立落实消除麻疹联席会议制度,县疾控中心利用每月冷链运转时机,召集一次由相关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的消除麻疹会议,及时掌握麻疹防控最新动态,采取有效对策,排除麻疹隐患,消除麻疹风险,严防严控麻疹病例发生。  

2.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建立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承担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的机构和单位,应定期对常规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接种率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单位,应通过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3.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将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学校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共同做好2012年春季和秋季辖区内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漏种疫苗的及时补种工作,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率和未种儿童补种率达到100%。  

4.做好特殊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免疫规划基础薄弱区域儿童的管理力度,制定针对性措施,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按照现居地管理的原则,保证其与本地儿童享有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要采取定点接种和入户接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免疫规划基础薄弱区域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要将查漏补种作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的一项重要补充工作内容,及时发现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接种的儿童,并予以补种。加强对在校学生的麻疹疫情监测和免疫状况评价,及时做好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做好针对育龄妇女、孕前妇女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其知情、自愿地接种麻疹疫苗,特别是要提高20岁-30岁年龄组育龄妇女免疫水平,为新生儿筑起一道坚实的免疫屏障。  

5.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根据麻疹疫情消除情况和预警信息,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适时组织对一定范围内的高发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二)监测管理  

开展麻疹监测的目的是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免疫等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加强预测预警,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1.加强麻疹监测,巩固和提高麻疹监测质量。要按照国家麻疹监测方案要求,加强培训和监测工作,提高麻疹监测质量。认真做好病例调查,个案信息要按照《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及时将麻疹病例个案信息报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审核并按要求录入麻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切实开展主动监测,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处置麻疹暴发疫情,控制疫情蔓延。要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全县麻疹流行态势及存在问题,对全县麻疹疫情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麻疹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加强风险评估,强化麻疹疫情处理能力。县卫生局要建立麻疹暴发风险评估机制,成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防控和卫生检验人员组成的麻疹暴发风险评估小组,及时发现聚集性麻疹病例,快速作出反应,对早期病例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加强病例管理,及时实施适龄人群群体性预防接种防控措施,控制医院感染,将麻疹暴发规模控制在最小范围。出现麻疹疫情后,评估小组成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重点了解病例最长潜伏期内的接触史及其周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XX县消除麻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