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税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2-06-14浏览:2506下载245次收藏

近年来,xx市国税局将“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党风廉政建设,围绕风险的识别、评估、防控和评价,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着力强化内控机制建设的做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采取四步工作法,构建廉政风险内控体系  

    该局紧贴税收工作实际,按照“全面梳理、四维评分,系数修正、风险排序”四个步骤,查找出税收行政权、执法权的16类105个风险点,根据分值划分档次,初步构建了符合税收实际的廉政风险分布体系,为风险防控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全面梳理、查找风险点。通过分析权力行使过程和运行轨迹,该局将税收执法权梳理细分为征收权、管理权、检查权、强制权、处罚权、复议权、减免权、许可权等8类55种,共55个风险点;将行政管理权细分为人事管理权、财务管理权、物资管理权、日常事务管理权、基建管理权、纪检监察管理权等 8类50种,共50个风险点。  

    (二)依托“四个维度”,描述风险高低。通过行政权力共有特性和廉政案例分析,筛选归纳出“自由裁量度、透明度、可复核度、制约度”4个评分维度。对每项权力从4个维度进行评价,赋予不同的分值。自由裁量空间大,职责不清晰、权力运行不透明,可复核性差,权力制约不紧密的,从高评分,从而评定出各项权力的风险基本分值。  

    (三)确定两个系数,修正风险级别。根据权力不当行使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权力运用的不同情形,确定“风险强度系数、权力运行频率系数”,对风险基本分值进行修正。“风险强度系数”反映权力行使对纳税人利益影响程度的大小。如征收权、检查权、处罚权,这类权力的不当行使将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税款、罚款交纳的多少,因此风险强度较高。“权力运行频率系数”反映因权力行使次数的多少带来的风险差异。频率高的权力赋予较大的系数,频率低的权力系数相应减小。  

    (四)聚焦内控重点,开展风险排序。根据评分和修正的情况,汇总形成每项权力的综合得分,并按照得分高低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分别进行风险排序。将风险度得分前10名的权力确认为高风险档次,得分后10名的确认为低风险档次,中间的为一般风险档次。  

    二、教育、制度、监督三策并举,发挥廉政风险防控作用  

    (一)改进教育方法,发挥教育在风险防控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开展活动提高教育的广泛性。通过开展“廉洁兴税”教育活动、“清风竹影”廉政摄影、节前廉政宣誓活动、廉政知识竞赛、观看警示片、到劳改场所接受现场警示教育、廉政格言警句征集等措施,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实行岗位风险点考试达标,增前教育的实效性。编印风险防范必读手册,所有人员上岗、调岗的第一课就是学习、考试,达标上岗;三是廉政谈话,突出岗位风险教育针对性。对新任领导干部、不同层级的干部每年进行廉政谈话。市局领导与各单位、各部门的“一把手”进行廉政谈话,从廉政规定、基层的反映、来信来访情况等方面进行廉政提醒和预警。税收管理、税务稽查等人员,作为基层廉政谈话的重点对象。四是开展廉政风险排查点评。每季度由市局发布学习内容和对照重点,不同岗位对照的内容不同,税务稽查、应纳税额核定等权力风险较高的岗位、权力比较集中的重点对象,进行重点对照。在自我廉政对照的基础上,由本单位、本部门的同事和领导进行讨论和点评,并在内网平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国税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