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发展我市再生资源产业的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6-13浏览:2757下载263次收藏

对发展我市再生资源产业的建议

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有关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有各类回收企业10万多家,从业人员约1800万人,再生铜占铜产量的52%,废钢铁占钢铁产量的66.7%,废纸浆占纸浆总量的69.3%,再生铝占金属铝总产量的98%以上。可见,再生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来源。随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报废汽车、废旧五金、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橡胶等废旧物资迅速增加,如何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推进xx现代工业城市建设,我认为,我市再生资源产业需重点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大量农民工进入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我市已逐步形成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有废品回收经营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12000多人,年废旧金属交易量达75.5万吨、废塑料4116吨、废纸13.75万吨、玻璃瓶9.6亿个,完成报废汽车回收拆解5926辆,旧机动车交易5000辆,实现交易总额约10亿元。但总体上看,我市再生资源产业处于初级原始交易阶段,存在着较多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妨碍产业发展。再生资源往往被认为是“垃圾”和“破烂”,回收人员受到某种程度的歧视。有人认为在我市发展再生资源产业还为时尚早,有人对“再制造”不了解不熟悉,当商品冠以“再制造”或“再循环材料生产”时,便认为其质量有问题。受资源、环境以及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处理方式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政策办法不到位,缺乏统一规划。目前我市尚无专门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政策文件。同时,回收站点设置没有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未形成回收网络体系,分布不合理,基本是自发设立,大都设置在居民区、公路两侧,露天堆放回收物品,脏、乱、臭现象普遍,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市容市貌和居民正常生活。

三是行业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较乱。有些企业无照经营,自行收购报废汽车,私下改装或拼装,干扰报废汽车拆解市场秩序,甚至留下安全隐患。有些商贩非法收购、销售被盗的电力、通讯、城市公共设施,废品收购站成为窝赃、销赃的场所,破坏了经济秩序和公共安全。

四是缺乏龙头带动,难形成规模化。现有再生资源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主渠道的带动,尚未形成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发展我市再生资源产业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