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建议书
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建议书
目 录
1、研究项目概括 3
1.1、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3
1.2、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
1.3、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1.3.1、产业地位未真正凸现,产业意识也未真正扎根 4
1.3.2、改革力度不够,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4
1.3.3、现行文化投资体制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
1.3.4、文化设施数量少,陈旧落后,蚕食严重 5
1.3.5、相关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 5
1.4研究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5
1.4.1、项目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
1.4.2、项目建设是文化传承弘扬的需要 5
1.4.3、项目建设是城市知名度提升的需要 5
1.4.4、项目建设是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的需要 5
2、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果 6
2.1、项目整体规划 6
2.2项目实施阶段 6
2.2.1、调研分析 6
2.2.2、产业规划 7
2.2.3、产业定位 7
2.2.4、讨论实施 7
2.3、项目预期成果 7
3、研究方法与质量控制 7
3.1、研究方法综述 7
3.2、问卷调研 8
3.3、座谈会调研 8
3.4、深度访谈 9
3.5、数据统计 9
3.6、质量控制 9
4、项目预计时间与费用 10
4.1、项目预计时间 10
4.2、项目费用预计 10
5、项目团队与相关经验 10
5.1、项目团队 10
5.2、小小人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11
5.3、文化传媒行业的项目经验(部分列举) 11
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建议书
1、研究项目概括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迅速壮大,对促进城市的建设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深入研究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发展文化、新闻出版副业提供信息指导和积极的设想,将对推进我市文化、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群体,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电影电视业、图书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等六大行业。文化产业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1、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从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分析和发展实践来看,发展文化产业将会对促进我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产生特殊意义。
(1) 文化产业可成为郑州一个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我市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弥补文化事业经费的不足,增强文化事业的发展后劲。
(3)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全面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集散、服务、生产、管理和创新等基本功能,带动相关产业效益的提高,为郑州的投资、商务、贸易等活动带来大量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4)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为郑州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并不断推动城市的文明和进步。
1.2、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文艺演出业
在演艺业上,《风中少林》、《大河秀典》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为演艺精品力作。《风中少林》2005年、2006年、2007年连获多项全国文艺大奖,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并成功走向国外,曾赴新加坡、澳大利亚及台湾、香港等地区演出。
(2)电影电视业
在影视业上,由超凡影视公司和郑州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快乐星球》填补了我国大型科幻少儿电视剧的空白。作为我国首部大型科幻少儿电视剧,已生产四部共206集,受到全国少年儿童的普遍欢迎。在动漫产业上,“小樱桃”品牌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已形成集“小樱桃”漫画、动画、图书、杂志、衍生产品开发和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小樱桃”漫画作品已创作完成2万多集,漫画图书出版发行200多个品种1350多万册,动漫图书出口国外,动画片已生产2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成功走出国门。
(3)文学艺术业
在文学艺术上,成功打造“小小说”品牌。郑州百花园杂志社打造的《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成为全国小小说的期刊品牌。
(4)文化娱乐业
文化娱乐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的文化产业。截止2008 年,郑州市共有营业性歌舞厅4031家,ktv7197家,电子游戏厅(室)11172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14170家,音像制品放映单位1760家,美术品经营单位1187家,保龄球馆613家。其经营性质主要有国营和集体两种,其中国营约占10%左右,比例较小;而集体性质的文化娱乐场所,绝大部分是以集体名义申办转由个人承包经营。目前,我市文化娱乐业较为兴盛的是集吃、住、玩为一体的综合娱乐场所。从社会生产和经营视角审视我市的文化娱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素质不高,散、滥、小、差现象普遍;经营结构雷同、品种单调、缺乏特色、粗放经营、从业人员非职业化等问题突出,缺乏规模经营、连锁经营和特色经营。此外,还存在着色情服务或变相色情服务等问题。
(5)文化旅游业
文化旅游业是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核心,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城等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群。郑州是文物大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 处,准国保级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其中有2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被辟为景点对外开放。但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文化和旅游行业间的协调不力,我市文化旅游业还没有形成全面的长期发展规划,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非常薄弱,除少林寺外,尚未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在国内外产生影响的文化旅游项目,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空白点。
1.3、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虽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势头,但与大城市和沿海一些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着明显差距,发展还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经营项目单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
1.3.1、产业地位未真正凸现,产业意识也未真正扎根
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自然形成的起步阶段,在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规模等方面,与我市其他优势产业和外地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此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没有真正确立,羁绊了按市场要求适时转换经营机制的积极性,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
1.3.2、改革力度不够,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市虽对文化单位进行了机构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但由于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主体脱胎于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从机制上尚不具备产业发展所需的运行特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利于产业壮大。
1.3.3、现行文化投资体制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投资数额较少。
目前我市文化事业投入与国内其它省会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我市人均文化事业费2378元,位居全省第一(全省人均只有1875元,已连续多年在全国排倒数第一),而全国人均为3378元,上海市人均为15680元;2008年广州市财政文化事业投入达成118亿元,深圳市多50亿元,我市仅38亿元,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动作和快速发展。
第二,投资渠道单一。
目前相当一部分文化产业属国有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包括退税),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投资很少,与发展文化产业和扩大文化市场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不相适应。
第三,投入与产出效果不协调,缺乏必要的监督与保证机制。
1.3.4
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建议书
本文2012-06-03 12:53:24发表“可行性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987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