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个主题就是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这个重要思想,从经济社会发达的实际出发,在不放松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同时,应该最大限度地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加快缩小农村的地域和减少农民的数量,这样,就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铺展了更为广阔的通途。
对解决“三农问题”有以下思考和几点建议。
一、退出传统“农耕”。
提升农业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应把退出传统“农耕”作为切入点。
首先是要从全局范围合理调整农业的区域布局。一个科学合理的农业布局调整政策,应把握农业布局转换与农民就业转轨的关系,辅之以调整农村就业结构的政策。在这个大前提下,各地才能以市场为导向顺利地退出传统农耕,在区域分工和差别化竞争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其次是要切实抓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结构性调整,就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加快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一方面要改变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的状况,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种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改变农产品单靠数量论高低的状况,努力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使农产品从低质向高质发展。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生态农业,使这一产业逐步年轻化。要加快农业区域结构的调整,在调整结构中,必须发展当地特色经济的主动意识,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开发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再次是要研究和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问题,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尽快使农业走向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加、销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流通中介组织,特别是建立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分散经营带来的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有了农民自己的组织,就能够增强其在市场中的谈判能力,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可依法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退出“农本”思想。
淡化禁锢了中国农民上千年的“农本”思想,使广大农民群众的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迸发出来,让广大农民普遍享受小康生活的实惠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首先是要制定更加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为城乡产业转换和农民身分转换拓宽空间。重新考虑我们的城市化政策,正确定位大中城市发展与小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政策的重心应当转向积极鼓励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发展大规模人口的城市上来。
其次是要大力发展城乡非农产业,在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实现稳定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隐含着农民的就业问题。因此,必须把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为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就业最大化”作为农村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增强城镇经济的综合实力,城镇经济的实力上去了,才能提供更大的就业创业空间,大中城市和小城镇才能更快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本文2012-05-19 11:45:29发表“规章制度”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906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