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加强地税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4-28浏览:2309下载226次收藏

       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关键就是要培养发展型人才队伍,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人才工作纳入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的实际,如何进一步加强地税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在基层调研的实际,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全市地税系统人才队伍的实际和现状  

一是从人员分布情况看:市局机关91人, 占全系统总人数的8.34%,各直属单位共有人员253人, 占全系统总人数的23.21%,三个区局321人, 占全系统总人数的29.45%,平原县共有262人,占全系统总人数的24.03%,山区县共有163人, 占全系统总人数的14.95%,  

二是从学历层次情况看:目前,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090人,其中研究生54人,占全系统总人数的4.95%,大专以上学历人员934人,占全系统总人数的85.68%,大学本科以上人员499人,占全系统总人数的45.77%,全系统“三师一证”人员达到290人,占全系统总人数的26.6%。  

三是从人员结构情况看: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07人, 占全系统总人数的9.8%,税收管理人员510余人、占全系统总人数的46.78%,税务稽查人员120余人,占全系统总人数的11.1%,办税服务人员150余人, 占全系统总人数的13.76%,税政人员、信息技术人员、财务审计人员、人事管理人员、文秘人员、纪检监察人员和其他后勤管理人员等合计203人, 占全系统总人数的18.62%。  

四是从税源结构情况看:2011年我局完成各项税收任务38.3亿元, 三个直属征收单位203人,完成各项税收任务163379万元;三个区局321人,完成各项税收任务91065万元;四个平原县262人完成各项税收任务68266万元,五个山区县163人,完成各项税收任务60319万元。  

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全系统一大半人员分布在市区,约665人,担负着254444万元的税收任务,占全系统税收任务计划的66.43%,平原县和山区县约425人,担负着128585万元的税收任务, 占全系统税收任务计划的33.57%,而从人才结构年看,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技术职称结构差异较大,年龄老化问题渐趋突出,目前多数基层单位干部职工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绝大多数单位30岁以下的年青人只有七、八个,寥寥无几 ,人才资源配置出现严重不均衡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地税系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年来的业务培训、专业对口培训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人才队伍参差不齐,在不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业务拔尖的人才稀少。目前,从全系统学历教育情况看,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934人,占全系统总人数的85.68%,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学历高并不等于水平高,况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的学历并不是税收管理专业方面的,存在着“专业不对口”和需要继续再学习的问题;有一少部分同志的学历还是参差着“水分”的,存在着文凭高而能力低的问题。至于在税收管理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寥寥无几。  

二是基层一线专业化管理人才比较匮乏。随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开展,在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显得相对缺乏。尤其是在纳税评估方面,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难以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    

三是市区和平原、山区县人才分布不平衡。客观地讲,由于地域和生活条件的差异性,山区县除过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同志外,大多数人员都希望到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市区工作,而不愿意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山区县工作,无形中造成了人才不断地向市区流动,山区县留不住人员的情况。  

四是人才培养的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地税系统在人才培训方面,除上级机关组织的一些短期培训外,大多数是采取内部进行全员业务培训,对不同层次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没有区别,对同一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教育培训标准要求也没有区别;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影响了培训的整体效果。由于内部教员水平有限和培训为了考试的目的性和培训与工作与实际相脱接等原因,培训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各个业务部门虽然平时也组织一些实用型的培训,但也无法摆脱“头痛医痛、脚痛医脚”困境。  

五是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地税部门作为国家税收行政管理部门,随着税制改革和税收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也亟需要一此高层次的人才,但由于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原因,高层次税收管理人才的缺失,难以为地税事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一些高层次人才宁愿到一些专业技术部门,也不愿意到地税部门。  

三、加强地税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为积极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探索地税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推进途径,需要立足挖掘现有人才资源,重点在抓好人才队伍的专业培训、招录招聘、政策扶持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三师一证”的培训和考试。根据地税部门的实际情况看,要想靠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提高地税部门的业务水平难度比较大,而自己培养的人才自己使用最放心,他们不仅对单位有感情、对税收工作得心应手,而且对组织的培养会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再通过组织的正确引导,将这些人员用在特需的专业岗位上,对他们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绩及时鼓励和表彰,使其成为地税部门的专业骨干。前多年我们虽然也提出过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三师一证”的培训和考试,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但这些同志拿到证书和领取相关奖励费后,就算完事了,因为有些后续的政策没有跟上来,使目前系统内参加“三师一证”培训和考试的热情有些降温。为了坚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信心,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专业化的层次和水平,有必要对“三师一证”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制订相应的后续政策,大力培养既懂管理,又善谋划的创新型、实用型的税收管理人才队伍,使他们成为税收执法和管理的领路人。继续坚持对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三师一证”人员给与一次性奖励并报销考试费用及考试教材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人才队伍向知识型、复合型发展。同时,进一步开展政校合作,利用高校税收管理、计算机专业等资源,每年按一定比例选拨出一批优秀人才通过考试到高校进行学历教育,努力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学历层次,促进地税系统涌现出更多拔尖人才。  

二是建立现代化教育培训系统。地税系统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基层一线人员的工作非常辛苦繁重,这就可能导致干部疲于工作、放松或放弃学习。为实现学习的常态化,我们提倡”三让”学习方法:即让干部把读书、学习当成与吃饭穿衣一样的日常行为,促进干部养成勤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让大家把学习当成个人爱好,在学习中找乐子,在学习中放松自己,千方百计培养干部学习兴趣;让大家把学习当成下班后的休息,在轻松的、无思想压力的情况下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能力和素质。为此,需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加强地税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