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征文论文
当前,面对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加、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发展形势,如何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法院队伍,是时代赋予法院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全国重大典型詹红荔法官的先进事迹,从法官个体、法院集体、社会公众三个不同层面,对培育政法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一、个体层面:从詹红荔典型事迹看法官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政法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官付诸司法实践的行动指向。许多优秀法官已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詹红荔法官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以自己的信念、行动和力量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法官践行政法核心价值的真谛。
(一)践行忠诚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勇于担当
“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不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这正是詹红荔同志忠诚品格的真实演绎。
忠诚,是法官的政治本色;勇于担当,是践行忠诚的关键。习近平副主席说:“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当前,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法院的审判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要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难题面前勇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以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干警作出榜样。现实中,有的法官不思进取,习惯于就事论事,敷衍塞责;有的法官怕苦怕累,不愿做群众工作,不依法释明答疑,引起群众不满;有的法官遇难而退,面对问题无从下手,甚至造成涉诉信访。这些都是法官缺乏责任心、不敢担当的表现。詹红荔之所以能够在少年审判中九年如一日,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使40多起敏感性、苗头性案件得以化解,70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就在于她看问题比别人深一步,想办法比别人高一筹,抓工作比别人实一些。因此,勇于担当的法官要有大局观念、战略思维和创新眼光,当社会出现失范行为的时候,法官的社会责任不在于法律条文的简单应用,而是应当认真总结运用审判经验,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应当大力弘扬社会公序良俗,为醇化社会风气贡献力量。
(二)践行为民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富于爱心
“没有坏到骨子里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加上正确的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变好,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詹红荔用浓浓的大爱,成功帮助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帮助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大姐”、“法官妈妈”。
为民,是法官的宗旨理念;富于爱心,是践行为民的基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说:“如果我们的法官被老百姓称为‘平民法官’,那是对我们的最高赞誉、最大褒奖。” 我国司法权来源于人民,必须始终依靠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性是我国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人民法院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生、冷、横、硬是法院工作的大敌,在冷漠面前,我们审判的案件无论如何公正,对当事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公,因为情感上的伤害永远是最大的损害。冷漠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会使法律失去信任。法官不能成为马克思·韦伯所说的自动售货机,投进去诉状和诉讼费,吐出来判决和从法典上抄下来的理由。[1]因此,富于爱心的法官要有求真务实的职业操守、心系百姓的博大胸怀、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和人民法院的零距离沟通,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去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为民的核心价值。
(三)践行公正核心价值观的保障: 精于业务
“作为法官,不仅要从法律角度看处理的方法和结果,也要从社会角度、当事人的角度看。”为了公正司法,让当事人真正信服,詹红荔除了定期更新法律知识外,还主动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知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她积极探索符合少年审判工作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审判智慧切实践行着司法公正。九年多来,詹红荔所审结的500多个涉及1140多人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
公正,是法官的神圣职责;精于业务,是践行公正的保障。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司法的价值在于正义与秩序,而其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法官的公正执法来实现。这必须倚赖于法官的专业素质和司法能力。当前,针对法院队伍中存在有些干警做群众工作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不强、审判质效不高的问题,要结合学习型法院、学习型法官的创建有效提升司法能力。精于业务的法官要有扎实系统的法律知识,将法律的原则、精神和立法的意图,与案件事实有机结合,进行冷静分析与缜密推理,使裁判合法性与合理性兼具。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知悉所在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产常识等,能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案件的解决。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善于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并充分释法,增进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理解和认同,使公平正义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使社会主义法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四)践行廉洁核心价值观的准则:甘于淡泊
“心不能装得太满,知足就好。”“今天干得踏踏实实,明天活得稳稳当当。”简单的两句话,詹红荔甘于淡泊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廉洁,是法官的基本操守;甘于淡泊,是践行廉洁的准则。省法院马新岚院长说过,“非义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然而,不同的法官,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不乏法官因起贪欲而冲破廉洁底线,以身试法。讲廉洁不能只是喊口号,詹红荔那种“一个健康而良好的心态是公正审判的心灵之源”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困难面前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文化资源,是熏陶风清气正、崇法尚德的司法境界的巨大精神力量。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保持平和心态,善于自我调整,正确对待得失,正确对待名利,时刻紧绷拒腐防变这根弦。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做到谦虚谨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虚心好学,诚恳待人。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坚持高雅情趣,用健康向上的业外活动充实精神生活,抵御住各种诱惑和腐蚀。
二、组织层面:从詹红荔典型树立看法院培育政法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
政法核心价值观作为司法领域的意识形态,只有法官群体对它产生认同和信仰,才能从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价值观认同, 是指认识主体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原则为追求目标, 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种或某类价值客体的认识、选择、接纳和内化的过程。[2]詹红荔精神虽然是以詹红荔个人名字命名,但它代表了当代优秀人民法官的司法品质。从詹红荔典型的成长培育进程看,实现法院队伍整体认同政法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机制保障尤为重要。
(一)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典型示范机制
认知认同是对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感知、了解和认识,这是价值观认同的初始阶段。政法核心价值观既抽象又具体,单向的理论灌输往往收效甚微。典型宣传把抽象的说理变为生动的形象教育,有助于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过去我们在先进典型宣传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脸谱化”、“高大全”,使群众觉得先进典型不真实、高不可攀。在这次学习詹红荔活动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可接近的典型人物,她身为普通法官,来自基层一线,她挽救青少年犯的典型事例生动鲜活,她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正义、开朗、阳光,家庭、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处理得很好,是我接触过的典型中最完美的一个。”曾经把无数典型搬上舞台的南平市文化馆馆长夏冰如此评价詹红荔[3]。这样的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的塑造不是—朝一夕间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有目的、长期、系统化的培植过程。典型一旦被发现、确立,就必须及时地“培土”、“浇灌”。詹红荔所在的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和南平市中级法院既善于全方位地挖掘詹红荔身上的闪光点,又非常支持詹红荔在少年审判中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她总结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就是率先在南平得到认可推广,从2008年6月到 2011年7月,詹红荔先后被授予7次荣誉。
今后,我们要把建立和完善先进典型的培养、宣传长效机制作为法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多角度发现典型,在坚持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等传统先进典型标准的基础上,赋予先进典型法学功底深厚、审判技能高超、业外情趣高雅等时代内涵,让更多的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法官成长为先进典型。省法院和各中级法院应当建立先进典型信息库,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应将本辖区有一定影响的新典型及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征文论文
本文2012-03-20 10:58:44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632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