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弘扬和培育治黄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翻开治黄工程的历史,特别是六十年多来人民治黄的历史,黄河已经从一条被称为“中华民族之忧患”的害河,逐渐成为造福中华民族的利河。黄河职工在半个多世纪的治黄实践中,在取得黄河治理开发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培育了一种激励斗志、催人奋进的黄河精神。
一、黄河精神的内涵
“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10字黄河精神,凝结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团结”是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有了坚强团结的集体,就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务实”就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形成务实的作风,必须注重实际,力戒虚名;注重实践,力戒浮漂;注重实干,力戒空谈;注重实效,力戒形式。
“开拓”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开拓创新,必须有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扎实的工作态度。
“拼搏”是一种精神状态。干事业要有一股拼劲,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好,容易调动人的全部积极性和潜力,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和创造。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二、坚持弘扬先辈治黄精神
中国第一个治理黄河的机构——冀鲁豫解放区治河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期间,第一代治黄开拓者——原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亲身经历了治黄的艰难岁月,见证了人民治黄的辉煌业绩。
为了寻求根治黄河的方法,1949年建国初期,黄河水利委员会克服技术落后、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组织了全河大勘查;1950年至1954年,先后组织30多个勘查队,共调集1000多名职工,上自位于高寒地区的黄河源头,中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直到黄河入海口,在广大范围内对黄河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抓紧基本队伍建设,布设了上百处水文、水位站,组建了泥沙研究和水土保
坚持弘扬和培育治黄精神
本文2012-03-08 08:30:1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591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