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幼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2-02-17浏览:2133下载252次收藏

同志们:  

市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十分重视,之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已作了专题研究,今天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再进行全面部署。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围绕教育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温政发〔2009〕68号)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我市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刚才对一级幼儿园进行了授牌,市教育局、区镇等单位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开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期。这不仅是中外教育家历来已久的共识,也是当前全社会的共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幼职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习惯、趋向、态度多半可以在5岁前培养成功”;“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职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这些至理名言已经被现代科学,特别是被现代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所证明。温州有句老话:“3岁看到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近年来,我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把学前教育作为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的重要目标任务,以县(市、区)为单位科学规划学前三年教育,创新服务模式,学前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2008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1567所,在园幼儿273675人,比2002年增加了92231 人;3至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11%,比2002年提高了23.08%;园均规模175人,比2002年增加84人。全市有乡镇中心幼儿园218所,建园率达83.2%。  

    二是农村幼儿园薄弱状况有效改善。实施对口扶持支援计划,2002年、2006年分别组织二轮为期六年的幼儿教育对口支援活动,帮助创办乡镇中心幼儿园19所,100多所欠发达乡镇的薄弱幼儿园在全市100多所省市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下,达到“准办级”幼儿园标准;实行公办幼儿园教师派遣到农村民办幼儿园任教或任园长制度,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幼儿园办学水平。  

    三是幼儿园管理日趋规范。深入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制订实施《关于幼儿园收费管理实施意见》(温政办〔2007〕83号)规定,规范了学前教育的收费管理;实施幼儿园重新审核制度,近年来,全市共对1547所幼儿园进行重新审核,认定合格和基本合格幼儿园1446所,劝其停办101所。  

    四是学前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鼓励示范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主办、承办或兼并薄弱幼儿园;推进集团化办园,推行“名园+新园、名园+弱园、名园+农园、名园+民园”模式,根据区域实际,组建紧密型、松散型城乡教育集团。全市现有紧密型幼教集团30 个,覆盖81个园区;有等级幼儿园498所,招生覆盖率达到60.17%;其中,省一级幼儿园27所、二级幼儿园85所。   

    五是城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来,我市对城市(城镇)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作了明确规定,配套幼儿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区已有54所配套幼儿园交付教育部门使用管理,以公办全额拨款、公办差额拨款、公办自筹自支等形式举办,在园幼儿达15874人,占城区幼儿总数的22.36%,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区新建住宅小区幼儿“入园难”问题。  

    但我市学前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县际之间、城乡之间、园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和保教质量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布局调整、标准化建设等相对滞后,“低、小、散” 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公办幼儿园数量偏少。全市公办幼儿园只有55所,占总数3.51%,幼儿数24453人,占9%。其中,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7所,占乡镇数的6.5%;乡镇中心幼儿园218所中符合省、市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的只占50%,难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业务管理指导的发展格局。  

    三是财政经费投入不足。2008年,我市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仅为1.2%,计7616万元,仅为1200多公办幼儿教师人员经费。一些地方财政除保障公办幼儿园教师的人员经费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投入。  

    四是专业教师数量不够。全市15038名幼儿专任教师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仅4882人,占32.5%;幼儿高级职称以上的485人,仅占3.2%;教师中属职高幼师班或高中毕业的有9087人,占60.4%,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明显偏低。此外,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偏低,队伍不稳。  

    以上问题,与人民群众“入好园”、“好入园”的需求不相适应,与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与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市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真正确立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和公益性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扩大优质资源,积极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不断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国务院、省政府已专门对学前教育工作作出了部署。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短腿”,已经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公共教育意识觉醒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增长。所有这些,为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我市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新机遇、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到2012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7%以上,其中农村达到92%以上;每个建制镇(街道)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幼儿园,各乡镇都有一所规范的中心幼儿园;幼儿园办园条件和质量全面改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扩大,三级及以上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达到85%以上;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以上达60%;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普遍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指导,基本形成以社区为依托,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面向广大幼儿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至2020年,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所有幼儿园均达到办园标准,使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步伐,完善学前教育网络。各地要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统筹公办民办协调发展,明确工作重点和建设任务,加快学前教育建设步伐。  

    一要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快建立完善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村幼儿园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网络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据统计,目前全市仍有44个乡镇没有创办中心幼儿园,119个建制镇中还有102个没有创办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办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有1/2尚未达到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规范标准,乡镇中心幼儿园难以承担管理指导功能,难以发挥公办示范作用。到2012年,每个乡镇都要办好一所规范的中心幼儿园,这不仅可以为农村孩子提供相对优质的学前教育,更重要的是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立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指导网络,规范和带动当地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使农村学前教育进入健康、有序、安全的发展轨道。各县(市、区)政府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幼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