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高等教育也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再也不是以前的“天之娇子”,大学生就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上升,加上近五、六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145万人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迅速增加到611万人,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然而,飞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裁员或不进新人。这一增一减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引起了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央、地方纷纷出台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有拓宽渠道保就业、发放创业贷款和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等。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就提高了1倍,这是一般国家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然而,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产生了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严重的市场容量不足,社会不能及时的相应的提供工作岗位,导致僧多粥少,毕业生“待业”。可见,国内宏观经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2、目前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与市场相脱节。
近几年,高校教育改革从整体上看落后于经济改革,结构不合理,发展路径单一,教育体制仍然是灌输教育加应试教育,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学科雷同,缺乏特色。因而,不能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造成大学生就业“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尚未完全摆脱“精英化教育”的模式,培养目标偏高,大学教育内容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知识理论传授、轻实际能力的培养,明显看出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管理方式等与市场相脱节,这加大了双向选择的难度。使大学的学校出口和社会入口对接不通畅,以致发生梗阻。
3、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有偏差,就业准备不充分,缺乏创业激情和到艰苦环境去磨练的勇气。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观、就业观上尚存在着盲目从众、期望过高、心理偏差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不成熟也影响了自身就业。首先,一些大学生还受旧择业观的束缚,许多学生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昔日“天之骄子”的影子在他们头脑中挥之不去,对自身竞争力和自身专业盲目估价,人为地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其次,有些学生择业时的态度相当现实,功利色彩过浓。把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作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只重眼前利益,不考虑将来发展。很多大学生的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把对薪酬、发展空间、就业的区域、岗位的稳定性作为重点考虑因素,已经连续多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较少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再加上用人单位往往强调工作经验,注重实际技能,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这使大学生只能从最基层甚至从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本文2012-02-09 17:59:17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456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