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2-02-06浏览:2260下载137次收藏

各位代表:

  我受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五年,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也是广州人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开拓创新,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为广州科学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坚持立法为民,突出立法重点,制定了一批具有先行性和广州特色的法规,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共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68件,其中新制定23件,修订2件,修正29件,废止14件。

  (一)着眼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领域的立法。制定政府投资管理条例,规范投资决策、审批、实施程序,明确监管责任,规定市政府年度投资总额和重大项目计划必须经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制定信息化促进条例、旅游条例,推动我市信息产业和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审议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为知识城开发建设、创新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着眼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立法。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修订公共汽车电车客运管理条例,规范公共客运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制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既为加强城市管理提供有力法律手段,又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文明执法。制定城市供水用水条例、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规定,依法保障群众用水需要和安全。制定养犬管理条例,推动依法文明养犬。制定水务管理条例、绿化条例、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三)着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的立法。制定安全生产条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制定实施工会法办法及劳动关系三方协商规定,创建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与工会、企业协同调处劳动关系重大问题的制度,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法律支持。制定妇女权益保障规定、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细化保障妇女、残疾人和伤病员权益的法律依据。制定募捐条例,促进我市慈善机构规范运作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制定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条例,规范推荐、审批、授予和服务管理工作。

  在推进地方立法过程中,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合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一是完善立法工作制度。修正地方性法规制定办法,将法规基本审次由两审改为三审。建立和完善立法顾问、专家咨询、立项论证、立法后评估等制度,增强立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扩大公众的有序有效参与。采取网络征求意见、开设官方微博、组织座谈和听证、深入基层调研、邀请媒体全程采访报道等措施,推动公众广泛、有序参与立法工作。认真研究、合理吸纳、及时反馈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三是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导作用。推进法规草案多元化起草,常委会自主起草法规4件。扩大代表参与,代表参加立法座谈实现制度化,代表提出的法规案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实现常态化。五年来,人大自主提案法规项目16项,超过以往各届。其中,常委会主任会议提案7项,专门委员会提案4项,代表联名提案5项。四是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上位法发展变化,主动对我市现行有效的法规进行了三次全面清理,形成了常态化清理工作机制。在2009年、2010年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上,我市作为唯一的省会城市介绍了立法经验。

  二、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和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加强监督。五年来,共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28项,对15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一)着重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认真听取预算执行和本级决算等6个报告,依法审查批准或提出审议意见。2008年起将所有部门预算提交代表大会审议,每年选择若干部门、政府投资重点项目预算在大会期间进行专题审议。建立预算审查专家咨询制度。2011年首次对预算项目资金执行率低的问题进行专题询问。着力加强对一般预算超收收入、预算外资金、国有土地出让金、财政专项资金和财政绩效管理的监督。督促政府向社会公布部门预算,促进阳光财政。

  (二)着重加强对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积极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专项调研,推动“三促进一保持”政策的落实。对我市高新技术、金融、物流、会展等产业发展进行调研监督,组织低碳城市建设专题调研,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组织创文专项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推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听取和审议广州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的报告,督促市政府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听取和审议广州地区2008年春运及抗灾救灾工作的报告,推动政府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听取和审议市经贸、民政、规划、科信等四部门落实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促进有关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三)着重加强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报告,督促政府加快公交网络建设,科学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听取和审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报告,对解决同德围地区居民出行难问题进行专题询问,促使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措施,明确解决期限。2011年代表大会期间,组织代表就南沙公交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询问,推动政府新增2条跨区公交线路,缩短地铁4号线运行时间,区内公交、客运枢纽站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开展街道环卫体制和收费政策的调研监督,促成政府将街道环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听取和审议城市垃圾处理工作的报告,推动我市完善垃圾运收体系、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听取和审议促进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加强民间组织管理等报告,推动政府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监督海珠区“万亩果园”保护和发展问题,市政府积极探索将集体农用地征收为国有农用地的保护模式,已完成海珠湖1400亩用地征地前期手续。对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条例、建筑条例、控制吸烟条例、养犬管理条例等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督促政府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水平。

  (四)着重加强对民生问题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报告,首次对报告内容进行满意度测评。听取和审议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报告,督促政府落实建设规划,切实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听取和审议社保基金征集使用的报告,督促政府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确保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认真办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医疗机构规划发展等三个议案,市政府根据常委会决议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推进落实。检查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情况,教育部门针对存在问题逐项提出了整改措施。监督推动西江引水工程圆满完成,较好地改善了市民饮水条件。检查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情况,督促解决台资企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

  (五)着重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贯彻落实被征地农村集体留用地保障规定的报告,开展农村留用地问题专题询问,目前已解决留用地历史欠账9004亩,市政府承诺2012年年底前解决全部留用地历史欠账问题。听取和审议农村卫生、义务教育等报告,推动政府完善镇村卫生机构设置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监督,督促政府划拨专款用于农业标准和监测中心设备购置。对生态公益林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促成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每年每亩16元提高到33元,管护费从每年每亩2元提高到10.25元。扎实督办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增设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经费补贴专项资金等重点建议,推动市政府制定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落实山区镇教师收入补贴政策。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促使政府加大对合作社发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六)着重加强对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依法行政、禁毒、司法所建设和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等报告,推动有关工作的开展。听取和审议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的报告,督促审判机关提高相关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作出关于加强民事执行工作的决议,推动逐步解决执行难问题。听取和审议诉讼监督工作的报告,促使检察机关改善和加强诉讼监督工作。每年听取和审议广州海事法院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促进海事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对律师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督促市政法机关制定专项工作意见,协同解决律师在刑事诉讼中遇到的难题。与此同时,对216件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

  在履行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常委会注重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一是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在增强监督刚性上下功夫。结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采取专题调研监督、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措施,增强监督的刚性和权威。坚持市、区(县级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执法检查,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着重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持续监督,在推动解决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对涉及面广、关系民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连续监督,实施跟踪问效。比如,经过连续三年跟踪监督,常委会决议要求建设的16个消防站全部建成,全市新增消防站22个。三是把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作为加强监督的重要途径,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下功夫。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依法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